潜规则_丈夫的生日礼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丈夫的生日礼物 (第6/8页)

来。至

    于虹的父亲孟堂,他在到达蔓昂后被送进私人疗养院中,受到了很好的看护。孟

    堂已经对任何政治力量都不再具有影响力,所以他应该会平安稳定地度过晚年了。

    连盈水的院子一直有花工打理,现在也有好几种花正在开放。她给自己选择

    了攀援着牵牛花的那一面墙壁。牵牛在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盛开,到中午前

    后就会收拢成一些小卷了。牵牛还是一种十分平民的植物。连盈水在墙下站好的

    时候几乎觉得有些手足无措,这像是在准备着让摄影师为她拍摄一组生活照片。

    她有意无意地穿着简单的衣裙,赤脚站在开着小花的草地上表现了她自己。她需

    要保持住一种姿态,而那就是永远给人看见的姿态了。

    在她的对面甚至组织起了一个小型的行刑队,有五个士兵站成一排,正在拉

    动枪栓验枪,往弹匣里装进去子弹。连盈水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这件事在死

    亡真正来临之前似乎难以控制,不过她还是尽力保持住了镇定的姿态。在和平时

    代,死亡变得过分的安详,过分虚假,有点像是一个写坏了的剧本,在不得不结

    束的时候胡乱安插的桥段。但是这个国家并不是这样的,连盈水想。太长久了的

    只是她自己的和平。在另外的很多地方,比方说孟虹的北部,那里从来就没有安

    静,也不缺少流血的死亡。

    处决连盈水的命令在最后一刻被撤销了。在阴谋开始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

    一系列混乱,焦虑的,往往是过分激烈的决定,等到发现局面已经处于可控状态,

    人们才会渐渐恢复理智。也许政变的军队在行动顺利的情况下,认识到更多的流

    血已经没有必要。除了从凌晨开始的零星交火造成一些军人伤亡之外,在政变中

    死亡的唯一高级官员是陈春。公开的消息是他在被政变军人包围的寓所中自杀。

    军队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管理国家事务。连盈水被软禁在她的寓所中。连盈水

    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象征,即使是她的政敌们,也认识到肉体消灭和监禁并不

    一定总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过新的当政者肯定也不喜欢她可能还存在的影响

    力。军队希望连盈水能够自我流放,离开这个国家。

    反殖民主义者最后的结局是流亡欧洲,这本身就是个讽刺。不过这在本质上

    适合她们,适合已经失去了方向的革命者。连盈水的问题不在于还有没有勇气坚

    持,问题在于她已经不知道坚持什么。连盈水愿意出国,她只是要求带走小秋和

    小冬。

    这个要求没有得到即刻的答复。连盈水以后知道政变者想要的还是孟虹。他

    们似乎认为孟虹越过了过国境,还通过邻国获得了很多的政治经济资源是一个巨

    大阴谋的一部分。他们觉得孟虹正在靠近边境的地方建立军事基地,可能是在为

    颠覆她的祖国进行准备。虽然这种看法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这个国家对于第一代立国者的敬畏态度。当时正试着在这个国家扩大影响的另

    一些政府的情报机构也对孟虹怀有兴趣,出于冷战时期的歇斯底里,他们根据孟

    虹去过中国的经历,怀疑中国有利用孟虹影响周边国家的可能性。军政府向印度

    提出交涉,希望他们扣留孟虹并且把她遣返回国。她是国家被判刑的罪犯这一点

    并没有疑问。而对连盈水,他们则告诉她她没有权力带小秋和小冬出境,至少她

    需要得到孩子父母的同意吧。孟虹得回到国内以后,才能做出有效的授权。

    结论就是孟虹需要回来继续服刑。新政府甚至暗示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在陈

    春时代是得到了特别的优待,比方说她并没有在首都监狱中拘押多久就被保释了

    出去。在幕后进行的交易就要直截了当很多,新政府给孟虹传话要求她回国自首,

    交换条件是让连盈水带着她的儿女流亡国外。否则的话小秋和小冬只能被当做孤

    儿送到流浪儿童收容所去。进一步的威胁是因为小秋的精神状况,他可能该去精

    神病院,而那里面的病人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实际上在陈春死亡之后,小秋现在

    的情况无人知晓,军政府充分利用了孟虹对于她孩子的焦虑心情。

    孟虹肯定愿意为儿女献身。不管是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