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1/2页)
才的私塾。 陈家和孙秀才开的私塾都在城东,相距不远,走了一会儿便到了。 孙秀才的私塾并不在家中,而是单独置的一处小院子,洛炎与爷爷洛青松到了门口等候,请门房进门通报。 门房很快出来,请三人到偏厅,此间的主人,孙秀才已经再此等候了。 孙秀才头发微白,身穿青色直裰,蓄须,尽管年纪有些大了,但精神看起来很好,活力十足。 “这便是明远的儿子?”孙秀才看着仍是个孩子模样的洛炎,开口问道。 “是啊,如今已是十一岁了。”洛青松看着自己的长孙,眼神有些飘忽。 洛炎还想听听三人会说些什么,却不想被老仆带了出去,边走边讲解,为他介绍起了私塾里的情况。 老仆带着他转了约有一刻钟,洛炎也问了一些问题。 回到偏厅,孙秀才,老夫子与爷爷似乎已经谈完,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看着爷爷好像有些湿润的眼眶,洛炎可以猜到,不外乎是他那个英年早逝的父亲,与接下来请孙秀才好好教导他这个良才美玉。 接着便准备行拜师礼。 读书人讲究尊师重教,入学需要祭拜先师。 洛炎拜入孙秀才的私塾,也要行拜师之礼。 洛炎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 接着拜师孙秀才,三叩首。 拜完孙秀才,洛炎向他赠送六礼束脩。 第一为芹菜,意味着业精于勤。 第二为莲子,意味着先生的苦心教育。 第三为红豆,意味着鸿运高照。 第四为红枣,意味着早日高中。 第五为桂圆,意味着功德圆满。 第六为肉干,代表着学生的心意。 除此之外,还有二两银子的束脩。 行过拜师礼之后,老仆端来准备好的水盆,洛炎把手浸入盆中,正反各洗一次,此谓之“净手”。此“净手”非彼“净手”,意味着净手静心,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之中,洗尽庞杂,能够专心致志的学习。 最后一道程序是开智开笔,孙秀才手持一支饱蘸朱砂的毛笔,于洛炎的眉心画作一点红痣,因“痣”同“智”,代表着孩子自此之后开启智慧,眼明心亮,学习一点就通。 老仆在一旁打击小鼓,此举谓之“击鼓明智”,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通过打鼓,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 最后,孙秀才指导着洛炎,在纸上写下一个“本”字。 自此,入学礼终于完成。 从此,洛炎便是孙秀才的学生了。 仪式完成之后,老夫子与洛青松又与孙秀才说了一阵话,便告辞离去,洛青松来之前已经告诉过他,他先将老夫子送回小林村,待到洛炎下午下学,他便来接他。 尽管洛炎表示离得很近,他完全可以自己走回家,私塾肯定有人可以结伴同行,但顾青松坚决不同意他一个人走回家。 孙秀才把洛炎叫过去单独考校一番,发现洛炎的基本功很是扎实,四书五经能背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