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成为瑟提来捣乱_第一百九十一章 并州势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并州势力 (第1/2页)

    “我想大家也都明白了,这并州户口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不先把人口提上去,别说募兵,就是粮食都无处可征,长此以往下去,别说进取中原了,大家伙自己就先饿死了”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董昭也不必美化什么,相反,现在只有把所有的隐患都给挖出来,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那咱们能不能趁着大胜之际,对外发个消息,让那些出去避难的并州人都回来?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家乡啊”

    高览倒是抛出来了一个让贾诩都赞可的好主意,可反而是自己的好战友张郃没多少信心。“我觉的这个办法不会那么顺利”

    “儁乂这话怎么个说法?”

    “以前出去剿贼时,在右扶风的一个小村子里面歇过脚,和那些人攀谈过后,得知他们的先人就是在熹平年间逃难到那里的并州人,每一家都遵从着一个教训:永远不回并州、永远不定居边疆。因为一旦出事,靠外的地区就是最容易遭受灾难的,所以远离故土、背井离乡都无所谓,他们以后都只会在中原地区生活。

    虽然只是一个不到一百人的小村子,但是他们身上,已经可以看出来致命的问题了”

    张郃说的没错,人民对于自己的故土产生了危机感、恐慌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人愿意和家乡共存亡,有人为了活命只能远离家乡,这世道,真是叫我膈应!”最年轻的马超终究是忍不住,给了桌子结结实实的一拳。

    “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先从其他地方聚拢人口,建设各郡了,等以后强大,自然就会有人过来了,你们可有招人的好办法?”

    听见询问过后,高览、麴义等人皆是一脸茫然,就连吕布都是抱臂眯眼,在认真思考,可惜这其中一直没人说话……

    但武将不行,不代表文臣也没辙,待观察了一波,确定无人开腔后,贾诩站出来,打破了沉寂:“我倒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先生还请明示!”

    “州牧大人,你觉得我们向其他地方成功招收流名来这里的概率有几成?”

    “我看顶多两成,本地人都不愿意回去的地方,其余人怎么可能来呐…”

    “那就没办法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藏在本地的山贼,就像是白波贼和黑山军之类的给翘出来,补充人数了”

    “这个办法…嗯…”对于这个提议,张杨没办法直接答应,就单单说这些山贼杀人放火、抢粮抢钱的实例,他都能说出至少十回来,民众对于他们的恨,可不比胡人少。

    贾诩看出他的忧虑,继续劝说:“我知道他们和民众的关系如何,但他们是目前唯一能让我们打破僵局的关键,恶评这种东西,可以靠他们日后的良好行为来扭转。

    当然了,如果你们谁要是可以在外面拉来人口,那就当我没说这件事”

    要么用贼、要么拉人、要么等死,何为近路何为退路,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事已至此,张杨也只能点头应允了。

    “不过先生,这两伙贼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能摆平的”

    “公仁详细说与我听”

    “是,这两路贼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黄巾大乱期间形成的,且先说白波贼,这支势力出没于西河郡白波谷之间,昔日董卓入主洛阳掌政之时,白波贼第一任首领郭太带领白波贼兴兵作乱。

    董卓震怒,曾数次派兵讨伐,但白波贼依仗地形,先后击退董卓派遣军。后来郭太又与南匈奴首领去卑结了兄弟之盟,将白波贼势力版图再次扩大。

    不久后,郭太病死,队伍不能一日无主,但一时难以敲定人选。于是以杨奉、李乐、韩暹、胡才四人共同为首领,分别执掌白波大军,故而被称作[白波四天王]”

    较为详细的概括了一下白波贼的发展历程后,张郃第一个举起了手,在董昭的示意下,遂开口询问道:“我想知道这四个统帅直接关系如何,可否有上下级关系?一共有多少大军?”

    “根据以前交戈的经验,我猜测对方的人数大约三十万左右,按照五人征一兵算,也有六万大军,在这四人中率军最多的应该是杨奉,毕竟除了郭太,就说他威望最高。

    他们所率领的部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结构十分松散。这是一个很有利的切入点,不过他们会倚靠地形作战,颇为狡猾”

    “或许我们可以安排安排一些内应在里面,让他们在四个阵营中互相搞事,促使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