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7节 (第1/2页)
第七百八十三章 隔岸观火?那就火势再大点 赵鞅却是又意味深长的言道: “呵呵,中行大人他……也许是有自己的考量吧。” 荀跞却是又冷哼一声,不屑道: “哼!他当然是有自己的考虑!程氏之事,到如今还依旧是历历在目呢!他不过想要让我们荀氏重蹈覆辙罢了,然后他们中行氏便好一家独大!” 赵鞅笑道: “此乃荀氏的家事,请恕在下不便多言!” 而赵鞅的这一番话,无疑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荀跞张了张嘴,差点更为直白的话都要说出口,转念一想,这种场合确是不适合再说太多。 毕竟他们荀氏和赵氏,此前交往也并不深。如今虽然赵鞅在朝堂上是替荀氏说了话,甚至是把正卿的位置给让了出来,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却依旧是谈不上信任的。 “赵大人今日以正卿之位想让,荀某谨记于心,待来日定作报答!” 赵鞅却是摆了摆手。 “都是同为替君上分忧,何分彼此?一切当以晋国的利益为重!” 荀跞则是心照不宣道: “嗯,赵大人所言甚是啊!” 赵鞅和荀跞如此这般又闲聊几句,这才依依辞别。 赵鞅回到了赵府,便直奔内屋找到了李然。 李然这时候正在和范蠡商讨接下来的事情,赵鞅一见到李然,便是兴高采烈的将今日在朝堂之上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李然不由是捋了一下胡须: “好!中行寅既然没能沉得住气,在荀跞面前表达了不满,那荀跞也绝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是了然!而将军的这一人情,荀跞以后也必是要还的了!” “对了,邯郸那边可有消息?” 赵鞅却是摇头道: “这个……却还暂时没有,可能那道诏令也是刚到邯郸不久。如今赵午多半是在与众人紧急商议,兴许还需要过得几日才会有答复吧?” 李然则是悠然道: “呵呵,此事无论他们如何商议,都是无济于事!此乃无解之局,无论他们如何做,都是无用功!” “不过接下来……将军或许应该要尽早回一趟晋阳才好!” 赵鞅思索了一阵,不由言道: “哦?这是何故?” 李然则是言道: “一来,荀跞如今既是初为正卿,为让其安心处置国政,将军不妨是以晋阳有事之故而暂避为好!二来嘛……” 赵鞅不由问道: “二来如何?” 李然却是笑道: “呵呵,二来便是为了处置赵午之事!此事无论他做出何等反应,都需得让他前往晋阳!若是让其来了绛城,有些事只怕无法办成!毕竟是有中行氏和范氏替其撑腰,将军若受其擎制,又该如何行事?!” 赵鞅闻言,不由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既如此,那我这便开始着手返回晋阳之事!” 于是,赵鞅接下来便是立刻去拜访了韩不信和魏侈,当然还有荀跞,并与他们言明了自己即将返回晋阳一趟的计划。 …… 再说赵午这边。 在受到赵鞅的这份命令之后,他一时也是犹豫不决。 这卫国送来的五百巧工,虽说按照卫人的意思,本就是送予他的。 但是按照惯例,他作为赵氏的小宗,即是收受了这一批馈赠,照理也应该向大宗禀明原委才对。 这事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所以在这件事上,赵午照理说还真是有些理亏的。 现在赵鞅突然向他下令索要这一批百工,赵午思前想后,只觉得是还是不要正面与晋阳方面正面起冲突为好。 所以,他便准备直接回复大宗: “这些巧工本来便是邯郸暂管,宗主既然有意要回,午即可点清数量,让他们前往晋阳!” 而就在赵午落笔之后,他却又是思前想后,总觉依旧是有些不妥。于是,便召来了他同胞兄弟赵阳是一同商议。 而赵阳在听了赵午的话之后,眉头却是不由一皱。 赵阳算是赵午的同父兄弟,年纪也比赵午还要大一些,只因其并非嫡出,故而是由赵午继得了邯郸大夫之职。 而赵阳作为其弟弟的帮手,其实也一直和齐国田乞的家臣竖牛有着书信的往来。 所以,赵午一旦有不能决断的事,他都会找赵阳来商议。 而竖牛却也可谓是料事在先,他还真是旁敲侧击的与赵阳说起过有关这五百巧工的事情,并明言这些个巧工,轻易是不能的给赵鞅送去的! 所以,赵阳当被问及此事,他是当即说道: “家主,这些百工可千万不能送去!” 赵午甚是好奇的看着赵阳,不由奇道: “哦?兄长何出此言?” 赵阳回道: “这五百巧工,乃是卫国送给我们邯郸的,我们邯郸和卫国临近,而且卫国和大宗本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