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一项大工程 (第1/2页)
当然了。 伍德罗给秦野安排的全场带球冲刺跑,绝不仅仅是带球冲刺一个全场那么简单。 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各个位置的最佳突破技巧。 比如,每次悬浮停球后的突然加速度,中场附近横移球的能力,左右45度方向的大幅度胯下拉回衔接犹豫步,正线上的大幅度转身冲刺变向,以及底角两侧的转身停顿再转身…… 这些都是实战中非常实用的突破技巧。 两个半场做完,秦野最终时间定格在1分3秒。 这个成绩对于非NBA球员来说,也许算是优秀的突破水平了,但对于想在NBA把球运好的球员来说,只是勉强达到及格线。 NBA里的绝大多数球员都是肌肉怪,对抗能力强,而且他们还同时具备意识好,跳得高,下手狠等职业特性。 但凡进攻球员在突破第一道防线的过程中出现瑕疵,就容易被防守球员识破,给到足够的干扰。 即便能侥幸摆脱第一层防守,那么后续的第二道,第三道……都会导致该球员直接沦为十佳盖帽的豪华背景板。 经过第一轮测试,伍德罗对秦野的技术特点有了初步的判断。 秦野的最大问题就出现在左右45度方向上的连续变向拉回上。 至于秦野的启动加速度和底线的转身突破能力,都没有问题。 这也正是典型的野兽级球员容易犯的毛病。 这些球员年轻时,仅靠蛮打蛮干,就能比同级别的新人高出一截。 但到了职业赛场,只会一根筋的往里面冲的球员,一旦突破失败,后续的调整和运作能力,就会做不到位。 NBA有很多像忍者神龟,维斯布鲁克一样的例子。 维斯布鲁克的身体素质绝对比一般的后卫都要炸裂,但常规赛超神,季候赛超鬼,往往就是这类球员的归宿。 即便有极少一部分球员真的能拿身体素质在季后赛打通关,结局也无非跟艾弗森,罗斯一样,被伤病折磨一生。 由此可见,秦野出现的问题,恰恰是伍德罗最不希望看到的最严重的问题。 他是真的不想让秦野把身体素质当作万金油,拿去解决场上遇到的一切麻烦。 首次突破失败后的调整能力,才是区别高手与一般球员之间的最大鸿沟。 伍德罗分析了一些秦野刚才出现的问题,还拿出录影带,播放了97年公牛VS老鹰的一个经典回合,便于秦野理解。 小屏幕上,迈克尔·乔丹溜底线失败,被逼到山穷水尽之后,通过一个非常有灵性的调整,急停再转身,完全晃懵了第一道防线上的防守球员,最终二次突破成功,直切篮下,隔扣了全联盟最会防守的穆托姆博! 这就是持球进攻的精髓! 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持球进攻高手,他们都懂得如何利用多次进攻,创造更合理的得分机会。 乔丹会在二次进攻中,找出充足的出手空间。 魔术师会在二次进攻中,发现场上每一位有机会的得分球员。 一个是专注进攻,一个是专注传球。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要比横冲直撞的球员更容易拿到总冠军。 基础概念形成之后,秦野投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