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宫廷,步步揪心_第十一至二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至二十章 (第9/13页)

幸跟随明君,有幸报国,痛快淋漓。

    看着李凌白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禀告道:

    “末将知道王爷在挂念什么。

    我们的士兵训练有素,只针对李策一个人。对其他愿意归顺的人,我们礼遇有加,对公主更会敬重。断然不会让公主受到伤害。”

    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

    她留的字条,有没有其他含义?

    她的结真的解开了吗

    他传令:告诉所有人,进城以后先找她,确认她的安危。

    ——

    战火起,呐喊声响,锣鼓喧天。

    这一刻终于到了。

    方挽青觉得前所未有的解脱。

    很多次了,很多次她像分裂了一样,一边做着歹事,一边站在一旁冷眼看着,痛斥自己。

    终于不用再受这种煎熬的苦了。

    曾经,那些大臣隐秘地登门找墨王,商量救国之策。

    她想说,做得好,士大夫该忧心于救国,方不负诗书。

    可惜她要担心墨王势力壮大。

    墨王打下北方,她想真心地道喜,想跟百官一样庆祝国土回收,简单纯粹的快乐。

    可惜她要担心李策的皇位受到威胁。

    够了,真的够了。

    她已经一次次对不起内心了。

    她的内心一直在说,做对苍生有利的事。

    解脱了,现在她对得起苍生,对得起愿望未竟的先父,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父亲说,大义小节若相违背,必然舍小节而取大义。

    她终于做到了。

    只是主动引兵攻打王城,将幼帝置于敌人铁蹄之下,属于背信弃约,忘恩负义。

    失了小节,对不起恩人皇后。

    所以她也别无选择。

    锋利冰冷的刀片滑过温热的动脉,血液喷溅。

    她倒在血泊中,神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解脱。

    终于不用再挣扎徘徊,心意相违。

    可惜与他有缘无分。

    ——

    攻城比想得更顺利,甚至准备的作战计划大部分都没用上。

    大部分人迎风投降。

    有从前朝就一直支持墨王的。

    有审时度势,良禽择木而栖的。

    不投降的一小部分人也很好收拾。

    不到半个小时,几乎全部拿下。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心中的焦急越来越强烈。

    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

    她真的会老老实实等吗?

    她真的会放下责任,毫无挂碍地抛弃使命吗?

    她不会!

    冲!他一路奔向公主的宫殿。

    ?????? | 我要你回来

    美丽的姑娘,双目安然闭上,神色解脱而安详。

    只是惨白的脸竟毫无血色。

    如果没有那一大片血泊,场景可能没那么吓人。

    红血与白肤一对比,就格外的触目惊心。

    李凌白的心扭成一团,剧烈疼痛。

    没经历过,他也不会知道,原来心痛不是一种主观感觉,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事实。

    心抽着扭着,好痛。

    他为什么没有早点想到!

    她只有这一条路而已啊!

    “太医呢!给我治好她!”

    太医一搭脉,立刻吓得战战兢兢:

    “这,这失血太多了,都已经濒死了。”

    一股气血直冲上来,他闪电般拔出刀——

    “王爷!”

    刘统一步上前握住他的手,看着他。

    刘统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他们是无辜的。

    您不能做滥杀无辜的君主,不能和那些人一样。

    怒火与痛苦交织。

    李凌白将刀往地上一砸,砸出几个缺口,碎石蹦出一米多高。

    无处发泄,一脚踢翻花瓶,碎了一地。

    “给我治,我看着你们治!”

    “是是是。”

    众太医得了性命,擦擦脑门上的汗,翻药箱的翻,搭脉的搭脉,伤口处理,止血,合作起来。

    李凌白始终阴冷着一张脸,如入冰窟,浑身冒着寒气。

    人们从没见过他这种神态。

    阴沉背后是巨大的恐惧,和后悔自责。

    如果那天能早点醒来,发现她的不对劲呢?

    如果后来仔细思考了她的处境,明白她的局面多么两难,从而推测出了她的真实意图呢?

    那不是都不会发生了吗!

    …

    太医们处理医治完,禀告道:

    “王爷…很难救。”

    李凌白一脚踢翻凳子。

    太医们纷纷下跪:“王爷,臣等绝对不敢怠慢,有一分希望就尽百分力,但救活的可能真的…臣不敢隐瞒您!”

    李凌白拳头握成一团。

    方挽青,你干的好事!

    你走的真是轻松!

    我要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