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09 (第2/2页)
帝现在根本得不到大家的尊敬,压根没人把他当回事,曹操如今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大家都接受了,那么就显得他们还是听皇帝的话的,那么渐渐地,皇帝的威信自然也就树立起来了。 可另外一桩又是什么道理? 许攸道:“主公试想,这一次曹操下令是给大家分好处,这是好事一件,我想没有人会拒绝,但下一次呢?如果他发下其他的命令,大家听还是不听?” 若是听,好像确实很不对劲,但如果不听……之前分好处的时候不是已经接受了皇帝的命令,甚至之后也上表感谢,表示遵从皇帝的领导了吗?这种时候又变卦了? 这算怎么回事? 好事就接受,不愿意的就当做没听见,有这么当臣子的吗? 关于这一点,袁绍想了想也觉得很对,他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但…… “曹操总不能下令让我们投降青州或者干脆自杀算了吧?” 许攸道:“他当然不必那样做,那样做未免太露痕迹,可如果他以天子的名义下令,让主公去做豫州牧,让袁术去做荆州牧,让刘表来冀州……主公觉得,这难道还不够吗?” 真要是这么干,全天下都得乱套了。 而且这种事他们连反驳都找不到好借口,毕竟大家这时候还是很矜持的,总不能说某地就是我的地盘,老子才不要走这种话。 而如果不把这事点明了,那么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官职调动而已,谁又能说曹操包藏祸心呢? 袁绍得承认,这办法简直太毒了。 于是最后的问题只好又撤回来了:“这诏书,我倒是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眼看着大将军都摆在眼前了,拒绝的话,袁绍也很不甘心啊。 而且,太尉已经被曹操给占了,这种时候他不当大将军,再做其他的,要不就是抢走别人的官职,要不就是比曹操要低很多,怎么想都不开心啊。 这时候沮授开口道:“主公大可不必如此,大将军的诏书接了就是,知识后面上表的时候,措辞就需要更加慎重一点了。” 当了大将军是要上表对皇帝表达感谢的,袁绍在做这事的时候需要更加小心一点。 沮授就表示,要不找个人代替袁绍写好了,到时候这也不算是袁绍自己写的东西。 袁绍想了想表示同意。 这种事,虽然名义上说是上表给皇帝表达感谢,但袁绍知道,实际上这表文是给曹操的,他才不乐意给曹操写这种东西呢。 袁绍简直要脑补出曹操在青州看到他的表文之后那小人得志的样子了。 当曹操接到袁绍的表文的时候,他看了看然后就开始啧啧啧:“本初做事什么时候这么小心谨慎了?他还真是爱多想。” 曹操的想法其实没那么多,他只是在给以后用皇帝的名义下令打基础而已。 早说了,首先是要让大家恢复对皇帝的尊敬嘛。 因此曹操短期内真的没打算干啥坏事。 如今皇帝也到手了,徐州也到手了,曹操就想安安稳稳的发展,先把徐州稳固好再说。 要说起来,陶谦虽然不差,但毕竟青州科技确实有些突破天际,因此徐州的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之青州要差了一大截,曹操可得想办法把这些都抓紧时间补回来。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很消停,除了如同荀彧毛玠这种人那是真的很忙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