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佛雕 (第2/2页)
堆里找啊。 看看这卷轴,卷轴上地纸已经烂的不能看了,还有出了豁口的瓷瓶,破碎的瓷器,风吹日晒爆皮的家具······ 杨墨费尽心思,才找到一个没有损坏地物件,居然是一个木雕。 杨墨感慨,也就这种东西不容易损坏才留了下来。 木雕并不大,也就二十厘米,雕刻的是两个和尚。 大和尚慈眉善目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小和尚眉开眼笑脸上带有一丝天真。 这木雕雕工真的没的说,人物形象立体,连表情都整了出来。 最关键地是杨墨现在多少懂行了,这个木雕的木材虽然不是黄花梨和紫檀,但也一定珍贵异常。 因为探测器探测有了刹那的迟滞。 这说明这木雕在材质上肯定不会比黄花梨这种的差。 杨墨这还真是讨巧了,因为这木雕确实是极品,乌木木雕,价值连城。 绕了大半圈,钻到书山上的破家具空隙间,杨墨才接近木雕三米之内,不动声色的收了木雕,杨墨告辞离去。 她里再多好东西也都报废了,没必要耽误时间。 而且,杨墨出去的时候,连象征性的随手购都放弃了,这种看门的就是民族遗产的罪人,她不想在这浪费。 西大街废品站是沈市最大的废品站,杨墨过来时是从废品站的一侧过来地。 杨墨还在感慨,到底是最大地,她绕着废品站的外墙走,硬是走了五分钟。 到大门口地时候,就发现更多的不同了,不仅看大门的有三个人,还有很多市民在里边挑挑拣拣。 偶尔有出门的,手上多少都带点东西。 杨墨满怀期待的走了进去。 进去后才发现见识太小了,在大门口看到的只是一隅,里边好几排的棚子,看着更像一个跳蚤市场。 来看东西的市民也不是大门口看到地小猫四五只,这里边挑东西的加起来,也得有个十几个。 杨墨不动声色的开始在各个棚子间来回游走。 到底是沈市这个有着历史文化积累的大都市中最大的废品站,大,不仅仅是规模,还有废旧物品足够多,管理地比较好,当然,好东西也确实多。 杨墨感觉要是探测到好东西就收取,她肯定能收到手软,是的,探测器她进来就开启了。 但要是随意收东西也容易出问题,因为有些好东西就那么明晃晃地摆在大面上。 社会就是这么奇特。 似乎这种东西贫苦百姓用就没问题,大户人家用就是问题。 行走间,把一些小件的或者是放的比较隐秘的都悄无声息的收了起来。 这些小件,大多都是瓷器、书籍、砚台、茶壶、杯子这些。 其实杨墨对于瓷器的认识不够,要是有行家在,就会告诉她,刚刚的那套杯子就是民国时期地,根本就不珍贵。 一边收她还一边眼放精光的四处扫视。 失策了,这个废品站就够她探测一天,刚刚居然在那么一个垃圾站耽误那么多时间。 这简直是用芝麻耽误了她捡西瓜的时间。欢歌笑语的七零嫁知青:我带着农场系统逆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