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恍如隔世 (第1/2页)
杨墨对于叫法倒是没觉得怎么样,顺着话就叫了:“王爷爷。” 杨墨这一声让老头很是高兴,连忙说,“去,去炕上坐着,我这很快。” 杨墨只好陪着于奶奶坐着了。 于奶奶笑着说:“丫头也没吃饭吧?” 杨墨摇头:“没呢。” 于奶奶说:“那就一起吃吧,东西都是你拿来的,你也不用见外。” 杨墨:“行,对了,粮食还有吗?” 王老在灶火坑前说:“还有呢,我给几个老家伙都分了点,现在这些还够一个月的呢。” 杨墨听得眉头一皱,原本那些一个月都不够,分出去还能挺,一看就是俩老人在省着。 杨墨说:“我又带了点过来,王爷爷于奶奶你们不用省,我再给你们送。” 说着就下地去拿背筐。 于奶奶看到,说:“谁的粮食来的也不易,哪能那么吃。” 杨墨笑着安慰她说:“我家就我自己,粮食还真不少,吃不完,你们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饿着。” 说着就往外拿东西了。 先拿出一小袋小米。 “王爷爷,这是小米,还有几个鸡蛋,我怕碎,就埋在米里了。” 然后又拿出三个小布袋,里边都是大米,都是十斤的。 “王爷爷,这米你和其他爷爷奶奶们分一下,大家伙都吃上,别把身子骨拖垮了。” 然后拿出一小袋面粉,五斤的。 又拿出一个大布袋的玉米茬子。 苞米茬子粥很饱腹,也很好喝,而且这东西在大湾子周边并不稀罕,所以杨墨拿多点也没啥。 看着杨墨大袋小袋的,于慧文坐在炕上,忽然就很想哭。 她也算经历的多了,革命一辈子,生死、名誉都看淡了,这一辈子唯一让她觉得愧对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了。 当年自己和老王出事,女婿选择离婚断绝关系,女儿却无论如何也不选择断绝关系,带着外孙女生活。 后来,也去“劳动”了,几年了,她们应该也很苦。 当然,这种苦,习惯了也就能承受了,可是,这被关心的温暖,却让她差点承受不住。 于慧文轻轻擦拭一下眼角,说:"闺女,我们两个老家伙,吃不了多少,你不用这么惦记着我们。" 杨墨笑着说:"我知道的。" 晚上,杨墨在这里和两位老人一起吃的,杨墨喝了一碗粥。 王老也没让杨墨见其他几个老伙计,说以后有机会再说,最近气氛很紧张。 杨墨在考虑,是不是县城事件的影响,导致下边各个公社也跟着紧张起来。 晚上,杨墨在两位老人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视下,离开了牛棚。 到大路上,骑着自行车一路飞奔,终于在两个小时后,赶到大湾子。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没有月色,漫天星光灿烂。 杨墨回到南台子家门口地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