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围点打援 (第2/2页)
所谓士卒,都是本地的普通百姓!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把普通百姓训练成这样的精锐士卒。 而且还士气恢弘。 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从前的官府根本就无法完成这样的事情。 试问自己也根本无法做到。 那个传说中的唐海,真的就如此恐怖? 各种各样的疑问在氏族家中每一个人的心底生成。 让他们对坞堡外准备攻击的军队更加恐惧。 立刻派出心腹出坞堡,前往其他地方求援。 唇亡齿寒。 这样的道理在氏族家主的口信中频频被提起。 安排好求援工作的氏族家主,立刻带领坞堡内的人准备抵抗外面军队的进攻。 整个坞堡内气氛变得极其压抑。 人们忙碌不已。 但氏族家主在匆忙中没有发现。 不少的农奴们偷偷在交换眼神。 趁着管事不注意的时候,还低语交流。 坞堡外,唐海士卒带领着军队一切准备就绪。 按照唐海惯例,上来先是喊话。 把唐海政令传递进坞堡内,让内部的农奴们彻底了解一番。 让他们感受到,唐海官府的所作所为,都跟说的同样有力道。 也让坞堡内的那些氏族土豪们放弃仅有的幻想。 必须消灭。 一劳永逸。 这是曹操给前往西凉各地唐海士卒们下达的最重要指示。 喊话的另外一层深意便是。 给坞堡内的人留有足够的求援时间。 只要有其他坞堡的人带着队伍前来驰援。 他们便先转头消灭那些人。 毕竟,在旷野上战斗,可要比攻城战轻松的多。 再加上坞堡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农奴们早已心向唐海。 队伍在旷野上崩塌,不过是一接触的事情。 坞堡被围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中传播出去。 送信的人员早已跟唐海暗中沟通好。 一路上经过不少紧要路口的他们,根本就没受到任何的攻击。 轻松把消息传递到其他坞堡。 唇亡齿寒。 这样的道理其他人也懂。 而且,这次如果不出兵帮助。 那么以后等到自己的坞堡遭受攻击时候,请求别人前来驰援。 别人还会来吗? 绝对不会。 有了这样的想法,坞堡氏族家主们拼了命也集结起一部分农奴。 让手下最靠谱的家人,带着队伍前去驰援。 不过,家主们都暗中交代。 去是去,但却看情况战斗。 做那个喊的最响亮的队伍。 真正打起来却要观望。 但凡有什么不可为,立刻就跑。 绝对不要在那面消耗掉太多的实力。 保存实力观望,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 家主心腹带着数量不一的农奴队伍,从各坞堡出发。 朝着被围的那个坞堡匆匆而去。 消息在第一时间便传递到唐海士卒那里。 他们当机立断,留下一半人手围困坞堡。 队伍主力立刻前往各关键路口,迅速击败那些援军。 计划安排好,便飞速行动起来。 本地百姓们第一次感受到,跟唐海士卒们一同作战,是个怎样爽快的感觉。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手中武器,砍向那些该死的士卒脑袋。温酒斩离愁的三国争霸,我却埋头搞GD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