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 诀别 (第2/2页)
起点无疑高出了许多人。 这虽然不是包拯愿意看到的,但包绶并未因此失去斗志,反而在家中刻苦用功。 只听得包绶又道:“爹爹,您放心。我有义父和诸位叔伯照拂,一定能够守好祖宗家业。将来若有幸入朝做官,也会事事以义父和诸位叔伯为表率,询问他们的意见,不敢自专。” 公孙鸿听了很是感怀。 想当初包公中年丧子又丧孙,好不凄凉。 谁承想老天垂怜,竟意外给了包公一根独苗。 眼瞧着这根独苗根正苗红,有包公当年之姿,公孙鸿甚是欣慰。 众人在庐州只停歇了两天,又叮嘱了包绶勤谨治学等话语,复又动身前往京城。 东京汴梁城外,人来人往,一片繁华。 高头大马驻足,沈括在马背上感慨道:“一别两年,京师还同我们离开时一模一样。” 时光仿佛被定住,什么都没改变,但一切也早都不一样了。 公孙鸿道:“世英、高达,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看看你们的老婆和儿子!” 两年前离开时,他俩的儿子还未走路,现下一定是能跑能跳,顽皮得厉害! 催马前行,众人都是归心似箭。 只是来到南园门口,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大吃一惊。 门口悬挂着一对大大的白色祭奠灯笼,门庭萧索。 守门的小厮发现有动静,出来一瞧,发现是主君,高兴得都忘了向苏辙请安,而是急急忙忙跑进府内,一边跑一边喊:“二公子回来啦!二公子回来啦!” 一石激起千层浪,府内所有人都跑了出来。 门外远归之人吓得不轻,皆以为是老爷子苏洵亡故。 苏辙翻身下马,跑进灵堂,看见的却是形容枯槁的哥哥,还有他身边泣不成声的侄儿苏迈。 苏轼看见苏辙,那如死水一般的瞳孔才有了一丝亮光:“子由弟,是你回来了吗?” 苏辙上前扶住颤颤巍巍的哥哥:“哥哥,是我,子由回来了!” “子由弟,你可算回来了!” 苏轼的眼泪开始决堤,他扑在苏辙怀中放声大哭。 一直以来,弟弟都是他最信任依赖的人,仿佛水中的浮木,悬崖上的救命绳。 等到苏轼的哭声渐渐小了,文姬才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夫君的面前。 苏辙抬眼,只见妻子眼眶红肿,神情凄然。 她一手牵着女儿棉花糖,怀中还抱着一个刚满周岁的女娃。 看出丈夫的疑惑,文姬解释道:“三郎,这是咱们的小女儿灵泽。” 苏辙很是吃惊:“咱们的小女儿?” 一旁的莫愁颤声道:“三哥哥,当年你走之时,文姬嫂嫂刚刚怀孕······” 下面的话不用莫愁说苏辙也能猜到。 巨大的歉疚把他包围,哽咽道:“文姬,这些年辛苦你了。” 文姬摇头落泪。 苏辙想伸手抱抱小女儿,可是在灵泽的心中是完全没有父亲的印象的,她死死抱住母亲的脖子不肯到父亲怀中去。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