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 四王爷上门 (第2/2页)
,凌州的境况让本王大感惊喜,哪怕是南京府,与凌州府都是无法相比,虽然叶大人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但只要本人与任何一个老百姓谈起你,那是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令本王也是佩服不已。” 叶小丰道:“王爷,凌州府的情况的确与其他地方不同,老百姓相对要富裕一些,这些都是得益于前凌州知府张大人和周大人治理有方,下官也是捡了一个便宜罢了。” “哈哈哈,叶大人谦虚了,今日前来,本官心中有个疑惑,按理,你到凌州的时间还只有半年时间,可在凌州老百姓的心中,你的地位那是远超前两位凌州知府了,不知叶大人能否帮本王解开这心中的疑惑。” 叶小丰淡淡一笑,也不再谦虚,说道:“不敢欺瞒王爷,一来,在任凌州知府之前,下官就做过一些事情,比如连续几年捐粮捐钱,也给前两任知府出过一些有益于凌州百姓的主意。” “二来,下官出自寒门,知道民间疾苦,也知道百姓希望官府为他们提供一些什么方便,比如那些做买卖之人,以前历朝历代,都是重农轻商,认为他们是不劳而获。” “可经过下官亲自验证,这经商之道,对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十分重要,只有商业发达了,农民种出来的东西才能卖上好价钱,这样就激发农民种田种地的积极性,农民的手里也渐渐有了余钱。” “再加上下官上任以来,实行了一个叫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做法,使得农民种田要工具有工具,要种子有种子,要肥料有肥料,故而不管是务农之人,还是经商之人,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下官这些施政行为带给他们的好处,老百姓自然就拥护了。” 四王爷听后连连点头,还竖起大拇指道:“久闻叶大人是个奇才,去年以一人之力,火烧鞑靼后方,迫使鞑靼退兵,如今任一方知府,亦是有声有色,真是大荣之福。” “王爷谬赞了,下官也只是尽我之能,尽心尽力做事而已。” “叶大人能尽心尽力做事,可其他地方的官员却是在尽心尽力进行贪腐,那朝中的黎国民,光是从他家搜出来的银子就是一千多万两,那梅家,更是搜出几千万两银子,他一家的钱财,竟比一个国库的银子都还要多,说他富可敌国,都是贬低了他。本王今日前来,是想与叶大人一起探讨一下这大荣目前的局势,不知叶大人对本王所说之事,有何看法?” 藩王不得干政,这是大荣自建立开始就立下的规矩,可今天这四王爷过来,竟然要与叶小丰讨论大荣局势。 当然,藩王不能干政,却不代表他谈论都不能谈了,可叶小丰知道,四王爷这样问他,绝不只是随便问问。 叶小丰道:“我在朝中之时,皇上也曾问过我,我跟皇上说过,大荣的吏治的确已经出问题了,皇上需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呵呵,我这位大皇兄,倒是在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今年以来,皇上抓了大量的地方官,抄没了很多官员的家,大量官员被下狱或者被杀,现在好多地方的官员都是新晋举人当官了。” 叶小丰哪里不知道,自从他帮皇帝解决了梅家和梅系官员,皇帝尝到了对官员抄家敛财的甜头,他觉得这抄官员的家,是一个最简单直接充实他的国库和内帑的好办法。 现在的朝会,除了陕西李进城造反的大事,皇帝最想听到的就是有人向他参奏某官员犯案的事,因为那样,他又可以以查案为由,抄没一些官员的家产。燕窝鹰的寒门骄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