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骄子_第359章 打土豪分田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 打土豪分田地 (第2/2页)

前几百亩上千亩免税权,全部降为五十亩地的免税权。

    本来,叶小丰是要将免税权降到二十亩地的,但考虑到这些官员一时之间还改不了那官本位的思想,只能慢慢来。

    这样,他们还是有一些特权,感觉当官还是一个让别人羡慕的职业,至少他们家里不会被人清算,他也需要笼络人心。

    土地政策还禁止土地买卖,称所有的土地都是大同朝廷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凡是买卖土地的行为,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是重罪。

    分配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他们每年都只上交粮税就行,相当于土地是他们自己的了,除了不能买卖,他们爱怎么耕种就怎么耕种。

    而且也有土地契书,规定十年内不会变动。十年后,根据人口增加情况再进行调整。

    土地的改革不是那么容易实施的,遭到了大量地主豪绅的强烈反对,有不少豪绅的家里都养着大量的家丁,护院,他们秘密进行联络,一夜之间就组织起来了大量的队伍,突然袭击当地清算小组。

    然而,他们反抗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清算小组都掌握着枪杆子。

    在同心军的枪杆子下,抓捕和枪毙了一批组织造反之人后,土地政策在半年内就得以顺利实施,基本上全大同境内的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还有,抄没了大量豪绅地主的家产,朝廷的国库也非常充裕了。

    而那些从抄没的家产中,有两成收归了朝廷,这两成土地除了分配给那些流民之外,剩余的土地叶小丰有他的打算,那就是用于建设工厂。

    当然,这些工厂还是尽量不占用耕地。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加上还分到了地主土豪家里的粮食,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

    解决了农民土地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全大同境内的所有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国内稳定的问题。

    只有这样,叶小丰才能彻底放开手脚发展大同朝的经济。

    由于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水平,是各地官员升官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各地官员开始想尽各种办法为农民增收。

    渐渐地,有头脑活跃的官员,开始专门派人去东方红取经,发现东方红开发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办厂,是因为那里能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来,当地人才手里有了钱。

    于是,很多官府也开始向朝廷申请开办工厂。

    叶小丰本来就是想进行一次工业革命的,没想到不用他出手,就有人主动要求开办工厂了,他当然大力支持。

    而且,顺着时势,大同朝廷开始组建银行,成立大同国有银行,并在全国各地开办支行,向那些开办工厂,开挖矿产的部门提供贷款。

    在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大同各地的各种工厂,矿场都开办起来了。

    PS:实在是工作太忙了,今天请假,暂时只有一章,白天如果能挤出时间,尽量补上。燕窝鹰的寒门骄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