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拉拢投资 (第2/2页)
。” “双赢?这词倒是新鲜。”朱标在旁边说道。 “岂止是双赢,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行,那不但让百姓们能有多的收入,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布匹生产必然也会对周边的县城乃至金陵城都会有影响,布匹便宜了,能让人们更多的穿新衣服了。” 朱元璋补充说道。 柳阳也是连声称赞对方看得远。 “你说的很对,不止于此,明年种植棉花的百姓会更多,这样就算寒冬数九也不会有人挨冻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百姓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便会安分守己,自古以来皆如是。那我在这里就恭祝你成功了。” 说完,朱元璋便带着朱标走了。 柳阳原以为造出了珍妮纺织机带动了布行的发展就会大幅的提高凤阳县的繁荣度,可一查看就失望了,居然才提升了百分之一点几,进度条虽然还在缓慢的增长,可看样子撑死也就到百分之二了。 虽然成立了纺织厂,可毕竟需要的工匠是有数的,而且按照后世的经验来说,还没有说哪个地方建一个厂子就能拉动当地经济大幅度发展的。 只有把凤阳县的百姓全部发动起来才可以。 于是柳阳又颁发了一条命令贴在了外面。 “凡是想学习新型纺织机的,可报名至本村里长处,然后里长再报至县衙,官府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下发新型纺织机,也会派工匠和绣娘去指导百姓使用和维护。” “完成每月既定任务者,每人工钱五两,凡织出布匹多余者可自行买卖抑或充抵赋税。” 果然,这条命令一发布,又引起了老百姓们的议论纷纷。 “哎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在城外生活的百姓们也能挣钱了。” “可是城外的人每个月工钱只有五两,跟城内的可没法比。” “你个娃子懂什么,城外的每日都得下田干活,哪能像城里的绣娘一样专门干这个,而且你没看到吗?完成每个月的任务后,再多织的布就归自己了,或者也能抵赋税。这要是碰到个灾年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是啊,粮食就是老百姓们的命,家中有粮心里不慌,但凡能有别的办法,谁想把家里的粮食交出去啊。” 几天下来,整个凤阳下的老百姓们都被调动了起来,报到县衙这里的居然有万人人之多。 这把柳阳吓了一跳。 凤阳县在册的人数不过十几万人,按照人口比例来说,最终报名的人数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可现在居然才过了四五天时间,如果再等十天半个月的想必报上来的人更多。 想来应该是有之前很多为躲避战祸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定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柳阳没办法,只好又追加了一条命令。 “凡有工匠经验者,青壮年者优先录取,制造新型织布机。余者亦先照顾孤寡鳏独,再老弱妇残者次递而增。” 果然,等半个月过后,最终报上来的人数达到了近三万人,经过筛选后也有两万多人。 好在珍妮纺织机已经在加班加点的赶制了,但凡造好之后立马装车运往各村庄,一时之间凤阳城内不分白昼黑夜,真是车辚辚马萧萧。 柳阳在县衙门口看着来往的车队,感叹道:“果真市场经济调动人的积极性啊!”四页菡萏的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