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_分卷阅读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0 (第2/2页)

为了牵制另一个人。

    那个“出类拔萃”的顾铮,乃是太后娘娘一手提拔之人,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外间都说他必然是太皇太后心腹之中第一人,等薛相公一走,只怕朝中就成了他的天下。

    这话,何不平却是听不得。

    心腹之人,一个足矣,岂能有多?

    若太皇太后一味信任那顾铮,他何不平哪还有立身之处?留这么一个人给他掣肘,叫他不能在朝中顺心遂意,事事自决,才有自己说话的余地。

    ☆、第34章 江南水患

    说来也巧, 这边太皇太后才刚决定要将薛知道留在京中一段时间, 那边就有消息来报, 江浙一带连续暴雨,遭了洪涝之灾。

    大楚地大物博, 但也因此,各地气候不一。南方诸地水患频仍,北方却是时常连年大旱,闹得朝廷一年到头都在赈灾,国库多少银子,都是这般被掏空的。

    今年的这场水灾尤其大,眼看着不但要影响地里的庄稼收成,就连河道水位也不断上涨, 竟有决堤的迹象,由不得朝中诸位大臣们不紧张。

    自然降水带来的影响虽然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然而一旦河道决堤, 影响的就不是一家两家, 而是数州之地。而且水龙所过之地, 必定冲毁房屋, 死伤无数。

    虽然朝廷年年都下拨修整河道的银子,也年年都在强调治理河道的重要性,但是到了这个时候, 还是人人揪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皇太后提议将薛知道留在京中,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支持。

    于是, 这位才致仕了几天时间的前任宰相,又被请回了咨平殿内。

    江南各地的官府应对水患的经验丰富,察觉到水位上涨有异,就已经开始陆续迁移百姓,准备人工泄洪了。

    只不过在如今的制度下,百姓们都是地里刨食,自然安土重迁。乍然要他们迁离赖以生存的土地,难度极大,因此迁移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

    这样一来,当地官员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将所有人员都撤离出去,保证百姓们的安全,还有人留在此地,就不能开闸泄洪。另一派则认为事情紧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百姓身上毫无意义,应该按照既定的时间开闸,尽可能地将水患的影响降到最低。

    是这几百户百姓重要,还是数州之地数十万百姓更重要?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就把这个难题送到京城来了。

    但是到了京城,官员们还是分成两派,照旧吵个不休,根本拿不出个合适的章程。

    薛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请回来的。何不平的本意,是让他跟顾铮相互制衡,利用这件事,让他们二人在太皇太后面前出错。因为这种事,不管怎么选择,都不算错但又都不算对,将来清算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件罪证。

    然而薛知道听完了各方陈词,却根本不加入这个战团,而是向太皇太后提议,派遣朝中官员前往当地,负责调度各种事宜。虽然现在情况还不严重,但不管是泄洪还是决堤,到时候势必要进行赈灾,朝廷离得远,总需要有知道情况的人在当地负责起这些事情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