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 难题解决 (第1/2页)
时间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过得快与慢其实取决于人自身的感觉。 过年说过就过了,寒假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大半。 学校还在放假,但公司早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行。陆泽本打算趁着开学前再偷懒几天,转身就接到了小弟刘小军的电话。 说是【绝味包子】中央工厂要开始建了,请他去看看开工仪式。 左右无事,陆泽就答应下来。 开着大G,直奔大虹桥地区,去往中央工厂正打算开工的地块。 长毛还算给力,把他看中的地块都给谈下来了,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小块,但确实位于最核心的区域。 过几年这里大开发,肯定是最优先获得拆迁的地方。 能顺利搞定,也和现在的时机有关。虽说经济正在腾飞,可毕竟还没有发展到远郊地区。 长毛拿地成本很低,价格比他预想的还要低不少,而且合同签的长约,非常有性价比。 陆泽赶到地方,远远的看着工地已经有不少工厂机械进场了。 说是说建厂,其实就是造几座厂房,修一修厂里面的路,工程量并不大。 外包给建筑公司,在人家那都算是小项目。 毕竟【绝味包子】的店铺量还有限,中央工厂初期的规模不用太大,也仅仅是只上了一条产线而已。 不过这只是一期工程,还留着大片空地以后建二期、三期工程呢。等后续【绝味包子】的店铺数量多起来,扩建根本不是问题。 见到陆泽到来,长毛带着孙明亮立刻迎了上来。 “老板,你看看这厂区怎么样,不错吧?”孙明亮抢在长毛之前,先邀功道。 他们两个现在一起负责建厂事宜,尤其是中性笔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陆泽点了点头,开口问道:“这厂区多久能建好?” “老板,厂房简单的很,麻烦的是厂区内的地面平整和路面铺设,还有就是水电、下水道等管线布设。 不过,应该也用不了多久,建筑公司说小半年不到差不多就建好了。”长毛刘小军想了想后,详细汇报道。 毕竟现在也就是建一个厂房而已,就是造价有点高。 因为做包子的中央工厂,对温度有要求,还要建冷库,所以低成本的钢结构厂房就不适用了,否则卖包子赚的钱都不够付空调费的。 得建混凝土结构厂房,保温隔热性能好,这样能省很多电。 听到长毛的答复,陆泽还算满意。 半年时间,也够绝味包子再发展一阵子了。等厂房建好,差不多正好衔接上。 陆泽又追问道:“中性笔厂怎么样了?” “老板,那边还没动工呢。主要是我们也不懂,老师傅和专家都没请到,不知该如何着手。”长毛悻悻地回道。 隔行如隔山,他们也是没辙。 中性笔厂,可不像做包子。别说整个制笔流程,光是油墨怎么造,都能难住很多人。 别说是孙明亮和长毛,就连陆泽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他无奈说道:“基础工程可以先干起来嘛,等找到人了,立马安排开工。” “老板,专家我倒是联系上了一位,正好明晚请人家吃饭,您要不要一起?”孙明亮回应道。 陆泽来兴趣了:“哦?哪找的专家?” “是华东理工的一位化工系老教授,据说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孙明亮兴奋地回道。 陆泽闻言,眼睛都亮了。 华东理工,化工系,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如果要说起国内最好的大学,那非清北和复?莫属,可要说起化工专业,华理敢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就像很多二本院校看着不起眼,可有些王牌专业在国内却首屈一指,即使那些985高校也比不上。 华理化工系,就是这样一个超强的王牌专业,长年排名国内第一,无数化工企业和新材料企业,年年去华理办校招、抢人才。 孙明亮能联系到华理的教授,出乎陆泽的意料。 按照华东理工的研发实力,搞定油墨产品开发,应该不难。 大不了也可以分几期进行,慢慢升级换代,直到研发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陆泽于是回应道:“行,那明天我和你们一起,见见这位老教授。” “好的,老板,要不要我来接您?”孙明亮立刻拍马屁道。 陆泽摇摇头,没好气地说道:“用不着,你去把老教授接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隔天中午,陆泽开着车来到了徐汇和闵行交界的吴中路上,找到了孙明亮提前订好的饭店美林阁。 这也是一家知名的本帮菜餐厅,这两年广告投了不少,味道过得去。 进到包厢内,长毛正等在那。 而孙明亮听吩咐,直接开车去接教授去了。没一会儿,就见他把教授领了进来。 “周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