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3章 幽幽大老板 (第1/2页)
在影视圈,为了分摊投资风险,对外融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大的影视项目,那更是没多少人会自己独家出资。 毕竟影视项目的风险可太大了,政策限制、演员出事、档期受限、题材不讨喜、市场竞争激烈等等,随便出点问题就随时有可能血本无归。 随着影视市场越来越发达,甚至出现了很多影视项目找社会资源融资的现象。 顾名思义,就是不少影视公司甚至去忽悠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 十几年后,甚至有很多骗子公司拿着很多成功影视项目的桉例,去骗老头老太太的养老钱。 尽管现在才2001年,市场还没有乱成那样,不过也依然有很多影视公司想忽悠外行老板们分担风险。 因此,一部影视作品有多个出品单位的事情,屡见不鲜。 所谓出品单位或出品人,通常指的就是投资人。有多个出品单位,就表示这部影视剧是由多家公司联合投资的。 别看拍电影电视剧表面风光,但大多数影视剧都是赔钱的。 不少影视公司搞了一个项目,然后就倒闭了。 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包括腾总的企业,毕竟人家可是华夏八大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尽管二十年后,这位滕总的金英马公司依然没有逃过破产重组的命运,但那毕竟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一家经营二十多年的企业,说不行就不行了。也由此可见,影视行业的风险有多大。 但总有些项目是很赚钱的,不然为何能吸引那么多人、那么多的资本,前赴后继地进入这个领域。 而《风云》这部电视剧,就是这样一个能盈利的项目,而且盈利还很不错。 陆泽前世看到过相关的新闻,整部电视剧号称投资额高达2亿华元,但成本大头却花在了第二部上。 毕竟第二部是2004年拍的,2005年播放。 那时候不管是演员片酬,还是拍摄制作成本,都比2001年要高上很多。 真正第一部的制作成本,比第二部要便宜多了。单集制作成本据说才400多万新台币而已,折算下来才100万华元左右。 以《风云》第一部44集的剧集量来算,整部剧的制作成本高达四千多万华元。 放在2001年,那也是超大制作了。 当然,这些成本并没有包括演员的片酬费用在内。算上片酬,单集的制作费用只高不低。 但费用再高,大几千万也足以搞定。 所谓的2亿投资,估计有一个多亿是花在了第二部上面。 可恰恰是第二部的口碑拉胯,被不少观众吐槽是狗尾续貂,恰烂钱的制作。 要知道《风云》第一部在前世东海卫视播出的时候,大结局时的收视率可是比春晚还要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第一部和第二部间隔时间太久所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剧组因为篇幅原因,对原着剧情进行了魔改,导致后续剧情拉胯,让观众们根本不忍直视。 最终导致第三部压根都没法拍了,就算拍出来也必定是狗尾续貂之作。 到时候别说赚钱,能不被喷上热搜就算成功。 好好的一个大IP,就这样毁在了制作方手里。 虽说这种系列剧集,到后面崩盘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总有方法刻意规避。 出现烂尾的本质原因,多数都是资金问题。 只要资金给够,不受剧集篇幅所致,不至于烂尾成前世那个样子。 要知道,像《风云》这样的大IP可遇不可求,如果不是因为制作方口碑崩坏,那是可以一直恰烂钱恰几十年的。 只要口碑不坏,影视版权又握在手里,卖翻牌权都能卖不少次。 可惜前世的《风云》因为制作费用太高,出品方找了七八家公司,甚至还可能有不少个人投资者也说不定。 这就导致了整部剧的质量和走向受了限制,就连第二部启动的时候,估计也受了不小的限制。 陆泽既然打算投资,那就绝不能坐视一个大IP烂在自己手里。 口碑不坏,多恰十几二十年烂钱也好啊。等互联网在线视频来临的时候,每年的在线播放的版权费也能多收一些。 虽然很有意向投资,但陆泽可不会轻易表现在脸上。 他假装很不在意,顾左右而言他,又向李虹导演问起了另一部剧的事情:“李导,你说的那个好本子,叫什么名字?也是小说改编?” “《十八岁的天空》,并不是小说改编的,不过质量非常不错。”李虹导演笑着回应道。 陆泽点了点头,这部剧他还看过,确实是一部不错的青春校园剧,他忍不住问道:“是不是又有人带资进组?” “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