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 高盛的诚意 (第1/2页)
发行价定在3.2港元,其实并不算高。 要知道前世的鹅厂在港股上市的是,发行价可是直接定到了3.7港元,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更是直接飙升到了4.15港元。 当时鹅厂发行了4.2亿股,总股本是16.8亿股,总市值当日就飙升到了69.75亿港元。 按照鹅厂当年的营收,也不过11亿出头点。 要不是高科技概念股的身份加持,以鹅厂当时的主营业务来看,很难有那么高的市值。 而就属于实打实的业绩股了,不仅年营收已经奔着20亿大关而去,而且主营业务增长势头迅勐。 按照净资产倍率法去估算的话,公司的市值远远不止60亿港元。 所以陆泽始终认为,公司的上市发行价3.2港元是偏低了的。如果真让他自己决定,非直接定个5港元不可。 不过事情往往都是如此,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你又想上市募资,又不想牺牲一些估值,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与其定价过高,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还不如定个适中的价格,发行后一路拉升,股票不断受追捧更好。 公司业绩表现好,股票不断受追捧,等到下一次融资时就可以更轻松,融更多的钱了。 这次募资16亿港元,也是为了帮扩大再生产,在各地投资建厂,增加更多的产品线,让迈向华夏第一文具巨头的路走的更稳一些。 趁着这几年地价便宜,疯狂拿地盖厂,总归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产品线更丰富,也能帮助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碾压式的优势。 这次募资16亿港元,只是阶段性的需要。下一次如果再融资,说不定就直接融资他个20-30亿港元了。 以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接下来几年是经济超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会进入一个野蛮扩张时代,文具行业也不例外。 所以多弄钱、广布局,是今后几年的基本战略。 不仅如此,陆泽旗下的其它生意也一样是如此。 就拿来看,在今后两三年也会不断扩张。不光门店数量还会持续增长,而且在各地的商场还会打造出更多的精品旗舰店出来。 区别于校区店和社区店,商场店的商品则会更加精品化一些。 一旦的体量到了一定程度,陆泽一样会安排这个公司去上市募资。 届时,其上市的体量会远比公司还要大上几倍。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陆泽要不断把自己的口碑维护好。 手下的公司只要业绩越来越好,那他就会成为一张金字招牌,旗下的公司股票就会被不断追捧。 所以作为第一个上市的公司,必须要一炮打响。 因此,提前给老王配点股,给些甜头让他出点力,就很好理解了。 像老王这样的情况,还不止他一个,像公司的高管以及友好的合作伙伴,陆泽都给配了股。 如张懄、严欣、李燕琳、赵勇强等,还有就是宋启明律师、盛大陈首富、网易丁三石以及携程四君子,陆泽都给提前配了一定比例。 这世上最牢固的关系,都需要靠利益维持。只有大家利益一致,才能长久站在同一条战线。 只不过给他们配的股份,没有老王那么多。 而这些原始股,都需要真金白银购买的,并不是白给,只不过价格会比发行价还低很多而已。 尽管如此,却没有人会不愿意。低价入手一些原始股,摆明了就是陆泽给大家谋福利,这都乐意岂不是傻子。 而老王、自己公司的高管,以及及陈首富、丁三石这些人,通常来说就被称为基石投资人。 就是指指上市申请人在首次公开招股时,将部分股份优先配售予若干意向投资者。 当然了,这些信息也需要公布出去。 有些上市公司,就会利用上市前的这个机会向重要人士输送利益,甚至会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