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签约(下) (第1/2页)
十一月三十一日,第二轮谈判第三次会议。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随着德国的突然表态,促使英法下场,会议进程快速进步,又经过两轮磋商后。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赔款日俄两国共两亿两,是最合理,也是最有利于和平的做法。”唐少川对面坐着日俄代表,他却看着林平之。 “反对!赔款实在太少,而且青帝国没有就日俄两国要求的其他条件进行表态,是默认了吗?”日本人急匆匆的说着。 两亿两中,一亿两千万是沙俄的,八千万是日本人的,日本人实在不能接受。 这实在是耸人听闻,日本人花了六千万日元打这场仗(约合四千三百万两白银,差不多两千万美元。)仅仅是八千万两白银,还不一定挣钱。 毕竟战争这个东西,不仅仅要计算打仗花了多少,还有一系列的影响,日本影响算是不大的,八千万两也许能挣个几百万。 不过长远来看,八千万两不包含其他条件的话,日本是铁定亏的。 “这正是我要说的,对于日俄两国的条件已经提出条件的原因,我方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唐少川吸了口气。 “我方拟定,三年之内进行初步的市场开放,对各国进行全面开放,邀请各国派人来华,进行相应事件的商讨。”唐少川极其屈辱的说道。 “我大皇帝陛下考虑到三国之间的友谊,特允许日俄两国的侨民在得到同意后在东北地区移民。”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此时,华人对洋人的态度是鄙夷加惧怕,就是那种虽然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也看不起尔等蛮夷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任何对洋人的妥协,讨好,都被视为二鬼子,被人辱骂。 “米哈伊尔子爵,您有什么想法?”见唐少川坐下,林平之点了点头,对着一言不发的米哈伊尔问道。 米哈伊尔看了看林平之,面目阴沉的站了起来。 “伟大且仁慈的尼古拉二世陛下考虑到青帝国的现状,考虑到正在苦难中的青帝国子民,同意青帝国的条件。” 说完,米哈伊尔重新坐下,头偏向一遍,一言不发。 林平之又看着日本代表。 “日本帝国,同意这个条件……”日本人咬着腮帮子,满脸不服。 “在场诸位代表是否有异议?”林平之按照流程问道。 “我们认为这不公平……”德国人刷着沙俄的好感,不过失去了其他国家同意后,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一番纠缠后,林安民宣布条件就此确定。 下午,交战三方代表和调停国分别在六份契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是六份? 因为青帝国是分别同两国签约,分别是: 《青俄京师条约》,以及《青日京师条约》。 一份由交战双方自己保存,一份由南华这个调停组织国保存,其余调停国拿到的都是条约副本——不过同样有效。 …… 第二天,十二月一日。 “陛下,北方条约签订了。”王秘书轻轻敲了敲门。 刘一鸣正在和王旭商量着孙载之的事,轻轻对王秘书点头表示知道了。 首发&:塔>-读小说 “具体情况,先就这样,我们不知道他们面临的什么问题,也没有办法过多参与,一切以他们自己的决定为主。”刘一鸣对王旭说道。 “好,我这就去给他们发电。”王旭起身离开。 事情的起因是孙载之的一份电报,孙载之到达上海后,多方联系仁人志士,聚集了一百多人,最初决定在上海成立一个组织。 结果因为这些人中有人因害怕,向青帝国政府告密而失败,孙载之仓皇逃到租借地,又乘船前往羊城。 在羊城呆了一段时间,聚集起了一批青年,恰好青帝国清理了中枢官员后,开始了清楚地方主战派的活动,使得民心向背,孙载之认为时机已到,准备起事。 但是因为训练枪械等严重不足,向南华提出了支援请求。 刘一鸣想了想,还是给了他。 虽然此时起事,成功的几率很低,因为孙载之除了知道训练一下青年外,没有组织纲领,没有政治构架,总之,只是以一个朦胧的目标为主导,没有其他准备。 不过,青帝国需要这些变革的声音,一次成功,反而不见得是好事。 “林平之做的不错。”刘一鸣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