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的反应 (第2/4页)
么理由一直嫌弃别人迫不得已的曾经呢? 梅丽丝和诺顿,经此一役,终于是结束了别扭的相处方式,走到了一起。 这事情啊,究竟怎么发展,谁说得准呢…… 再说俄国。 他们对安南的关注很少,得知首相武仲民死亡之后,也只是外交部礼节性的打了通电话,压根没有联想许多。 直至看到“超凡世界”上曝出来的帖子,异能安全局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浑水摸鱼的机会。 但正因为是临时决定,所以人手不好抽调,几位三级大师正好都有事。 挑来选去,任务交给了乌兰诺娃、谢里夫等五名都在二级巅峰的安全局探员。 可事情发展就是这么诡异,A国人准备比较充分,结果却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俄国人仓促上阵,并没有明确任务指标,只是本着能捞多少好处算多少,没有也无所谓,反倒是最终所得远远超出预期。 带回了三名实验室研究员,五名接受过实验手术的孩子,还有从诺顿手里抢来的一个硬盘。 中间充分体现了乌兰诺娃五人懂的取舍,强调团队配合。 可为即为之,不可为坚决不强求的灵活战术思路。 一连串作战行动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就连外表看起来就应该是无脑莽类型的巨汉谢里夫都有极其缜密的头脑。 最后制定伏击诺顿的计划,基本盘也是谢里夫的超快速度和超级肉身。 假如谢里夫没来,乌兰诺娃大概率不会想着从一个成名已久的三级念力大师手里抢东西。 虽然抢来的孩子从六个变成了五个,丢的是“感知隐匿”,性价比极高的异能力小孩。 可也正是因为那个孩子的这种能力,他们回到俄国,基本都忘了曾经弄丢一个,完全忘却就相当于没有,那又何来遗憾一说。 因此,对俄国来说,这趟东南亚之行相当划算,研究员和实验体虽然不多,但是抢过来的硬盘价值很高,里边有很多威尔等人的理论成果,且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做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上世界九十年代初,苏联那个庞然巨物轰然崩裂。 俄国虽是其中继承遗产最多的国家,但谁都知道,曾经的荣耀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哪怕他还有几百万的庞大军队,视之令人绝望的钢铁洪流,能彻底抹除人类痕迹的几千枚核弹,以及超强的军工科技…… 然而,凡此种种的背后,却是孱弱的经济体系! 连年遭受A国和北约的经济制裁,造血能力迟迟不见复苏,超级大国也只剩下超大的国土面积了。 只有在每年的阅兵式上,那高亢的“乌拉”声,还在倔强的呼喊那远去的荣光。 但是,异能力的出现,却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因贫血而虚弱不堪的毛熊体内,它又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俄国当局敏锐的意识到,异能力和异能者将是俄国重入超级大国的最后契机。 把握好了,战斗民族的辉煌神话将会迎来精彩的续写,反之,即彻底复制华夏百年前的历史。 他们深知那种叫天不应,呼地不灵的绝望境地,因为,他们也曾是其中一个施暴者。 所以,俄国破天荒的削减了常规军事预算,相应的大幅投入到异能研究和异能者的规范管理当中。 俄国的科技本就在世界一流水平,这又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很快就凭借绝对硬实力在世界异能联合会中,占据了类似联合国中常任理事国的一个席位。 在此,简要提一下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功能的“世界异能联合会”。 成立的宗旨,是约束各国在异能领域的研究和管理。 那就需要异能大国承担一定的责任,也设置了常任理事国席位,这就不是谁相当,就能当的了。 华夏、A国、俄国,这三家任常无可厚非,而从第四个位置开始就有点意思了。 不列颠想复制联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