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载人登月 (第2/2页)
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仅此一国,仅此12人。 这一历史记录,今日打破! 出现了第二个国家,出现了6位黄种人。 同时,6位宇航员登月的第一句话,也一时奉为经典。 “报告京城,我已登月,感觉良好。” “这是人类的一大步,却是我们的一小步。” “低头望明月,举头思故乡。” “寇可往,我亦可往。”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卧槽。” 这6句话,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传达世界各国,一时成为热门热搜话题。 只是在第六句话上,不同国家产生分歧,觉得词性表达不准确,没有将它的所有含义囊括其中。 同样的,陈申,也成了热门话题。 没有他,就没有反重力技术,没有星火2号,载人登月成功,就不会这么快。 普通人关注要点,可能是宇航员们所说的俏皮话。 但产业领域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可不是他们说话,而是接下来的行动。 挖机开到月球了? 有没有搞错? 不应该是手拿电钻吗? 70年代,漂亮国送给了我国1克月壤,而当时,我们才刚刚发射第一颗卫星。 这1克月壤不能完全用于研究,科学家们将其掰成两份,一半用于放置在博物馆供人们观看,另外一半用于科研。 在那一刻,我国的科学家才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钱用”,因为真的太稀少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科学家利用这0.5克月壤,发表了上百篇论文,从中得到了很多线索,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 而他们自己,带回来的月壤足足有380多千克,研究的范围比我们多太多了。 在月球的土壤里发现了氦3,这是一种很好的核聚变原料,可以进行聚变反应,是未来核能的关键。 月球含有的氦3有100多万吨,人类只需要100吨就能完成一年的发电kpi,人类可以再续1万多年。 这可是非常重大的资源,那个时候的漂亮国可以说几乎是独享,因为只有他们有能力让人去挖月壤回来。 现在呢? 那巨大挖机是怎么回事? 一铲子下去,火花四溅,恐怕不用几铲子,就要超过380千克了吧? 曾经所有努力,不够它几铲子的。 原来挖矿,是这么挖的? 大开眼界。 伴随着的,还有深深的恐惧。 陈申,陈申,为什么,你会出生在华国? 该死的,为什么第一次,你是撕胶带撕出来的诺奖,没有受到特别大的重视? 如果,不是用撕胶带的方式,一定会受到特别大的重视,不惜血本的将你挖来,怎么会有后面这么多事? 为什么,第二次诺奖你又一飞冲天了? 沙漠之茵? 想要碰触到你都没有渠道。 为什么,船上那次行动会失败? 如果,如果那时候,没有假借孟山都公司之手,而是出动真正的突击队,还会失败吗? 可恨,但一切,都没有后悔药吃。 “这一步,我们能赶上来吗?” “先生,这可不是一步,陈申他,一步变万步,一人变世界!” “如果反重力技术不公开,或者研究出来,我们,追不上的。” “太空竞赛,是我们输了。”尽虚叹的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