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刺客来了 (第1/2页)
这几天,朱雄英感觉到自己就像获得新生一样,再也不用听到吕老夫子唠唠叨叨,给自己讲什么子曰诗云的八股文。 跟着叔叔在一起,不是看魔镜,就是听他讲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小日子过的很滋润。 陆宁其实不怎么支持讲一些经义,但有的时候为了应付朱元璋,也会给他讲一些论语。 但是他讲课可不像吕老夫子一样一板一眼的,只是他拿着一本书,在那里讲段落大意,而朱雄英在拿着一个凸透镜在那里烤蚂蚁玩。 只见所有的阳光落在地下,聚成一个白点,照在爬动的蚂蚁身上,那个蚂蚁弹了几下腿,马上冒了一股烟就没有了。 “师傅,这个火镜居然这么厉害吗?” “是的,雄英,那个白点就是这个火镜的焦点,也就是你读过那些古书上所说的阳燧。” 朱雄英笑了,问道。 “师傅曾经说过,阳燧并不是这个球体的球心,而是他的焦点,你还说这个焦点还有别的用处,那究竟是什么呢?” 陆宁笑了笑,回答说。 “殿下,刚才我教给你的那几则论语你背起来了吗?” 朱雄英不屑的笑了笑,回答说。 “师傅,你教的那几句太小儿科了吧,从前吕先生都教过呢。学生这就背给你听。” 这孩子相当的聪明,那几则论语果然倒背如流。 陆宁点了点头,说道。 “在为师这里,其实不那么死板,所谓的四书五经,你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行了,为师跟你讲的都是一些格物致理,以及帝王之道。” 朱雄英又有些楞了,他问道。 “请问师傅,是不是所有的儒学大师都下去授课,天下的老百姓就会知礼仪明羞耻。” 陆宁摇了摇头,回答说。 “对于圣人之言,应该活学活用,一些温饱不愁的人,自然可以用圣人教化的方式使他知礼仪,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应该用另一种办法。” “那该用什么办法呢?” “作为朝廷应该宽仁减赋,还要适当的劝农劝工劝商,只要叫天下的百叶都兴旺起来,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了,然后才有精神上的追求,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仪。” “原来太史公说的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呀。” “是的,唐太宗也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今圣上也说过:杀尽一切害民的贪官,老百姓才能够各司其业,只有这样,朝廷的赋税才能及时的收上来。然后才能天下大治。” “师傅,你的意思是说。所谓的里脊都是吃饱了以后做出来的,而绝不是老百姓饿着肚子也强迫他们遵守礼仪。” 陆宁点了点头,说道。 “孺子可教,就这个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