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有奖销售 (第1/2页)
回到金陵以后,还没等和三位夫人聊上几句,马上又被朱元璋召进了皇宫。 “气死咱了,这些抠门的大臣,简直比那些地主老财都心黑,咱现在节省用度,没有钱建科学院,想和他们借点钱,就都哭穷,平日他们逛院子捧戏子,怎么没有一个人喊穷?” 听他唠唠叨叨的抱怨了很久,陆宁始终面带微笑听着,也没有打断,等他说完了,这才说。 “入手容易出手难,这是人的天性,自然改变不了的,想要拿出来,必须要和他们斗心眼。” 朱元璋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说道。 “这可就和你当日给咱日讲时谈到的,那个外国的崇什么的皇帝一样,这些家伙是眼睁睁的想看着咱亡国呀,果真应了那个皇帝所说的,群臣皆可杀,真的以为咱不会动刀子吗?” 原来,陆宁有心要改变大明历史上的一些误区,就把后代发生的事改头换面,当做海外的奇闻异事,给朱元璋讲了许多。 比如这个朝代,他就用海外之国代替大明。 但是后世皇帝的年号倒是没有改变,那个皇帝和大臣借钱借不到最后,没办法只好上吊的故事,深深的铭刻在朱元璋的心里。 他尝到了科学的甜头,就想按照陆宁的建议做大明科学院,只不过现在又是赈灾,又是支援出海,手里实在没钱了。 就想和群臣们借一点,谁知道开口求人就是难,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毕竟你这不是征税而是友情相借,肯借给你是人情,不肯借给你是本分,皇家刀快,也不能斩无罪之人。 所以,朱元璋怎么想怎么郁闷,就想找点理由咔嚓几个整点钱,把这个大明科学院支棱起来。 他知道,像刘伯温一样两袖清风的官员很少,只要查贪墨肯定一查一个准。 陆宁笑了笑,说道。 “父皇想整肃一下朝纲,这个道理是没错的,整个大明总还是清官多贪官少,就算你查抄一次,这钱又能花多长时间?后续呢,打造科学院培养人才的钱又从什么地方出?” 朱元璋哈哈大笑,问道。wap. “就知道你的孩子鬼点子多,整顿朝纲还是要做的,你说吧,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能够搞钱?” 其实,大明也有大明的难处,天下初定需要休养生息,又不能从百姓那里增加税收。 功臣在外面征战,需要给他们一定的福利,又不能剥夺他们的待遇。 大明现在一些额外军事上的开支,有多数都来源于各个城市中的胭脂税收入。 这种税收虽然有些丢人,但在大明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