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兵出辽西 (第1/2页)
兴平八年四月初。曹操出兵西域、刘备迁移秭归以及袁绍驻兵宛城的消息,纷沓而至。 刘元对此,并没有表现多么关心。因为此时的青州军,正在逐步向右北平集结。 为了这一刻,青州可谓是精心准备了良久。兵员的补充,粮草的运送,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全部完成。 就连骑兵的战马,也根据马龄而逐步完成了更新换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青州也终于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战马政令。 最初买进的战马,和匈奴之战的缴获。很多战马经过这十年的征战,已经到了老化和因伤退役的标准。庞大的数字,即便以九原马场的规模,也是有些捉襟见肘。 好在河东马场(原于夫罗的养马场)可以自给自足,这才大大缓解了青州战马的压力。 刘元为此略有焦虑。如若不及时处理,到了下一批更换周期时,战马不足的窘境,一定会展露无遗。 为此,刘元召集众人。商谈了许久之后,方才制定了一套暂行的战马政令。令刘元等人想不到的是,百姓对此很是支持。纷纷报名参加饲养,这也令两处马场几乎一度告罄。 政令要求,民众可自愿申请饲养战马。精料由官府提供,草料则由自己负责。 每户限领一匹,可抵一户所有税赋。以两年为期,连续三期饲养者可赠退役战马一匹,作为奖励。 众所周知,战马的寿命基本都在三十年左右。而其作战的黄金期,也不过短短十余年。退役的战马无论是耕作还是骑乘,对这些农户,都是上上之选。 当然这也存在风险。万一喂不活,那损失可就大了。不仅耗费的草料、人工不说,还要赔付官府的精料。 但政令也有规定。每县都会配备一名兽医,负责定期给马匹进行检验。而每郡都有两名马官,负责指导百姓如何饲养。 这些措施,也让百姓没了后顾之忧。花生、玉米和红薯等作物,不仅产量奇高,其秸秆藤茎晒干了以后,更是喂马的绝佳草料。所以百姓报名踊跃,唯恐落后而得不到名额。 有了战马政令,九原马场再也没了满栏的烦恼。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青州战马的长远发展,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登出任徐州牧。而刘淙则顺理成章的调回了济南,担任民兵战务统领。不仅负责民兵的招募、训练、屯田等事宜,就连战马的日常管理,也在其职辖范围之内。 庞统接任青州别驾。这种飞升一般的速度,却让庞统有了如履薄冰的感觉。每日兢兢业业勤勉有加,一颗都不敢放松懈怠。 当刘元赶到右北平之时,已是四月中。郭嘉领着管亥和丁建两个师,已经东出卢龙塞,直指肥如城。 “主公!” “主公!”众将在赵云的率领之下,迎出了城门。刘元也是笑着一一回应,随后便来到了上垠城中。 “主公。军师已经领着二师和五师出了卢龙塞,我军目前正准备攻击海阳。”赵云先行禀报,也好让刘元心中有数。 “海阳守军多少?其将领又是何人?”刘元端起茶盏,轻轻的啜了两口。 “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