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_第101章 最年轻的院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最年轻的院士 (第1/2页)

    因为国产光刻机的事情,徐磊这回未能回家陪父母过年,只是在空余时间打了几次视频通话。

    知道父母二人世界过得还算不错后,便把精力重新放到了芯片制造上,想要尽快时实现通过特殊金属铋来生产1纳米芯的技术。

    这样便能保证国产芯片制造工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海外超过。

    如此他也能放心返回滨江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徐磊继续泡在实验室的时候,华科院方面也积极展开了布局。

    想要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彻底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站稳脚跟。

    为此经过审批,新成立了一家名为龙芯集团的高端芯片制造公司,并且按照先前的约定华科院和徐磊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不过对于这个龙芯集团,徐磊明确表示并不会参与到公司的运作。

    毕竟单是一个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就足够他大展拳脚的了。

    如果全都由他负责,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反正龙芯集团拥有着全球最顶尖的高端芯片生产技术,完全不用担心公司的发展和远期规划等问题。

    而龙芯集团成立接到的第一个合作,就是为华威技术代工生产腾龙980芯片。

    ……

    “开始实验吧,这次我们争取成功。”

    华科院。

    实验室内穿着操作服的徐磊,在对身边几名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下发命令后,当即动手操作起面前的仪器。

    对金属铋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做成纳米级别的元件通道。

    只要实验成功,便可以通过国产顶级光刻机生产出1纳米芯片,并且芯片性能也会大幅度提升。

    真正做到硅基芯片的物理理论极限。

    眼下距离光刻胶配制完成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他们对金属铋的加工实验也进行了数次。

    但均已失败告终。

    徐磊脑海中有着详细理论知识不假,但应用到实际上却也并非那么容易。

    每次使用金属铋制作出来的元件通道,都无法完成纳米级的缩放,这自然就不能作为芯片的电极。

    但他们这几次的实验也并非没有任何进展,起码徐磊在失败中找到了更适合的解决办法,他有信心这次实验肯定能带来不小的收获。

    随着实验的进行,实验室内的其他几位科研人员虽然比较紧张,可眼神中却流露出坚定之色。

    对这次实验同样充满信心。

    完全认为他们有能力生产出1纳米芯片。

    可要知道在去年的时候他们还信誓旦旦的对徐磊进行质疑,认为1纳米芯片作为硅基芯片的物理理论极限,是根本没有办法被生产出来的。

    奈何经过顶级光刻机的研制组装,光刻胶配制等项目后,他们已经被徐磊表现出来的惊人能力深深折服。

    相信他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总的来讲,与其说他们相信1纳米芯片可以被生产出来,倒不如说他们是相信徐磊。

    就这样。

    直到使用了特殊金属铋的晶圆被制作出来,实验室才算再次响起了声音。

    “徐工,我们成功了。”

    “用金属铋制作的元件通道顺利完成纳米级别的缩放,这次应该不会再有问题。”

    “真是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们刚具备生产3纳米芯片的技术不久,马上连1纳米芯片也要完成了。”

    “谁说不是,这全都靠徐工的努力。”

    “说句不太合适的话,有时候我都想把徐工的脑袋打开,看看这脑子究竟是怎么涨的。”

    ……

    “能否达到我们预期性能还尚不可知,先拿到光刻机那里进行生产测试吧。”

    或许是经历了先前几次的失败,此时徐磊表现的算比较平静,面对几人的激动兴奋心情,只是面无表情的说了这样两句话。

    按照正常情况,使用金属铋生产的1纳米芯片,其性能相比较3纳米会提升百分之三十,同时功耗减少百分之五十。

    不过相应的成本价也会水涨船高。

    因此从某方面来说,芯片行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还是会以3纳米芯片为主流。

    只有非常高端的机型或许才会搭载1纳米芯片。

    但手中没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1纳米芯片问世代表的是行业无法动摇的地位。

    紧接着。

    当徐磊从实验室出来,换好衣服准备去光刻机那里等测试结果时,却见郝耀平迎面走了过来,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

    不等他这个晚辈主动开口打招呼,耳旁便响起了对方的声音。

    “实验怎么样了,如果还存在问题的话,不妨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晶圆已经拿去测试了。”

    “估计很快结果就会出来,这次应该问题不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