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_第0024章 老子化胡两来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24章 老子化胡两来历 (第1/3页)

    “我们赶紧过去。”张君宝急忙朝着道教那边过去。

    道教这边的人基本上都认识苗道一,倒是没有阻拦。

    不少人是有些好奇地打量了张君宝一眼,毕竟他很陌生,而且还这么年轻。

    按理说,这个年纪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张志仙看到张君宝一行过来,急忙从前面走了过来。

    “师伯,您总算是来了。”张志仙小声道。

    他有点抹不开面子,自己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师伯有点别扭的。

    若是私下无人还好,可现在边上全是人。

    “现在情况如何了?”张君宝没想那么多,“能否将之前的一些辩论和我讲讲?”

    张志仙点了点头,顾不上周围有些异样的目光。

    他刚才喊师伯的声音虽然轻,但周围都是高手,自然听到了。

    有些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张志仙是祁志诚的师弟,在全真教的辈分已经很高了。

    虽说全真教还有老一辈,但他们才是现在掌权的一辈。

    张志仙喊一个少年师伯?

    有些人立即想到了,据说火龙真人去了全真教,而火龙真人收了一个小徒弟,大概就是此子了。

    否则张志仙岂能对此子如何恭敬?

    张君宝跟着张志仙走到了祁志诚身旁落座。

    他现在就向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只要有点背景的人,见到自己坐在祁志诚身旁,定能猜到自己的来历。

    祁志诚对张君宝微微点了下头,便看向了场中辩经的双方。

    对于张君宝为何来迟了并不关心,他的心思都在辩经场上。

    他的脸色凝重,可以说很难看了。

    面对佛教那边咄咄逼人之势,道教这边无力招架。

    张君宝没出声,坐下之后,张志仙在边上继续小声和他叙述之前辩经的经过。

    他一边听,一边也将目光投到了场中。

    少林寺方丈福余代表佛教,全真教掌教祁志诚代表道教,道佛两方各出十七名代表下场进行辩论,参加集会的僧人300多人,道士200多人,担当‘裁判’的丞相、大臣及儒者共200余人,规模空前,远超之前历朝历代的辩经盛会。

    在僧人当中有地位显赫的那摩国师、帝师巴适,活佛噶玛拔希等人。

    他们原本不在下场的十七人之中。

    佛教十七人为:燕京圆福寺长老从超、奉福寺长老德亨、药师院长老从伦、法宝寺长老圆胤等。其中燕京药师院长老从伦,是少林寺方丈福余的师弟,佛法高深。

    作为一方代表,不管是福余还是祁志诚都没有亲自下场,而是在一旁坐镇。

    毕竟今日辩经分胜负,总有一方要落败。

    不管是福余蓄发为道还是祁志诚剃发出家,都是不合适的,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

    朝廷在这方面还是有底线的,至少没有将全真教一棍子打死的意思。

    道教十七人为:樊志应,魏志阳,周志立等人,他们三个是祁志诚的师弟,十七人中有十二名来自长春宫,其他来自真定府、西京、平阳及代阳、抚州各道门高人。

    这个时候站在佛教那边最前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喇嘛。

    看其穿着打扮,气质和一般的喇嘛不同,地位明显更为尊贵。

    张君宝没问别人,心中已经知道此人是谁了。

    帝师巴适,吐蕃密宗高僧,论年纪,在这些高僧中算是小字辈了,可他深受忽必烈器重,再加上帝师身份足以凌驾其他高僧之上。

    而且他的佛法同样高深,可以说天下间罕有人能和他论佛法的。

    要是没有点真本事岂能年纪轻轻就当帝师?

    正如当年丘处机被铁木真尊为丘神仙一样,简在帝心。

    在忽必烈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巴适对其进行金刚灌顶,此为藏传佛教重要仪式之一,忽必烈尊其为上师。

    在私下的时候,巴适作为上师甚至可以上座。

    忽必烈对巴适佩服有加,他们夫妇及其子女以世俗人拜见上师的礼节会面巴适,共二十五人先后在巴适面前接受密宗灌顶。

    后来忽必烈登基为帝,设立帝师制度,巴适出任帝师,地位空前。

    身为帝师,代表的是朝廷,本身是作为裁判的角色。

    如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