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崇祯点将 (第1/2页)
群臣都在躲闪着崇祯的目光,他也不以为意。 他虽然执政的时间不长,但是被这群蠢货愚弄了几次之后,也算是长教训了。 他也知道,朝廷有倾覆之威,这帮子养了几百年的士大夫,愿意为大明续命的没有几个,像是杨鹤这种被自己三言两语便骗去西北吃沙子,成就自己的人,毕竟是少数。 自己的夹带之中,也不是没有人才,像是卢象升、杨嗣昌、吴甡这种都是地地道道的人才,可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威望不足,想要震慑地方,还需要一段时间磨练。 至于前面这些老东西,更是不用想了。 他们想的都是如何躲在京师里,享受着荣华富贵。 崇祯对这些蛀虫太了解了。 拿这一次女真人扣关来说,外面炮声不绝,战火冲天,自己在城内布置了大量兵马巡逻,又有宵禁之令。 可这群士大夫们,一个个不光思考着如何退敌,却想着怎么延续他们花天酒地的生活。 暗中投敌者数不胜数,依然每天醉生梦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根据锦衣卫来报,为了担心自己听见,甚至有些达官显贵在歌舞时,不用锣鼓,也不用丝竹,让那些歌妓拿着紫檀和象牙排版,轻轻的点着板眼,婉转低唱。 他们的臣子们停杯拍手,脚尖点地,频频点头赞赏。 自己在宫内愁白了头发,他们又是劝酒,又是猜拳,好不快活! 这样的江山,指望着他们,是完全没有希望了。 为何这天下骤然变乱,就一发不可收拾,崇祯比臣子更清楚。 因为大明这二百多年的江山,财富都集中在世家、显贵、皇室手里了,老百姓手头毛都没有。 这一次,京畿遭难,无数百姓从通州和东郊涌入京师,朝廷竟然拿不出银子来赈济。 数不清的灾民,就睡在街道两边儿的屋檐下,害怕冻死,便挤作一团。 这些百姓在刺骨的寒风之中颤抖着,呻吟着,抱怨着,女人们小声地呼着老大爷,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裂着大人的心。但当五城兵马司派出的巡逻兵丁走近时,他们就暂时忍耐着不敢吭声。 崇祯心里很清楚,这是气数将近,大夏将倾的征召。 这大明江山,虽然说绵延万里之上,可是京师都落魄成了这个样子,那四海的百姓又如何呢? 为何匪寇屡杀不尽,不就是大明已经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不给他们活路,杀光一批,又有另外一批吗? 这种种种原因,崇祯都很清楚,只是他乃是新君,虽然意图振作,可他发现,自己也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循环,那就是不做不错,小做小错,大做大错。 到了如今,崇祯已经不敢有大的动作了。 他只想凭借着祖宗规矩,先小修小补,让大明恢复些元气,再靠天下之英才,拯救这动荡的河山。 所以他哪怕是知道,派遣督师之法,是个旧法子,没多少新意,他也要用。 只是臣子的表现,一如既往的让他失望。 不过这不重要,既然没有人站出来说愿意去督师,那就别怪自己亲自点将了。 崇祯在众人巡视了一圈,他要找一位在东林之中有威望,且比较有能力之人,最终他选中了山西阳和道副使马士英。 然后开口说道:“马爱卿,你乃是名门之后,又有地方主政主军的经验,对南边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可愿意走这一趟?” 听到崇祯皇帝开口,而且叫的还不是自己后,很多人都是暗自松了口气,不过被崇祯皇帝点名的马士英却是暗自叫苦! 自己在下面熬了那么多年的资历,还不容易才上来,正准备搂银子升职加薪,搞搞关系呢,拓展下自己的朋友圈,为自己的未来做铺垫呢,结果这又要下去跟一群反贼打交道? 伪乾贼军势大已经成为了定局,这去南边督师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不信任刘宇烈无所谓,可是人家是侍郎,我算什么东西? 你让我去做督抚,人家刘宇烈能鸟我吗? 皇爷啊,皇爷,我知道出了这事儿您很烦躁,但是您别病急乱投医啊! 我没这个本事啊! 虽然说心中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崇祯皇帝都亲自开口点将了,他怎么敢拒绝? 不能拒绝啊,不敢拒绝啊! 当时就是带着一脸沉重无比的脸色出列道:“臣……臣愿,愿为陛下南下灭贼!” 这说的那叫一个纠结! 不过众人却是齐齐的松了一口气,有马士英去的话,他们也就不用去了,至于说马士英去了会打胜仗还是打败仗,这并不重要。 如果打了胜仗,他们这些朝中大佬们的功劳也不会少,没有他们在朝中运筹帷幄,他马士英能够打胜仗,开什么玩笑! 如果他打了败仗,那么就全都是因为这个马士英无能,但是和朝堂上的诸公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京师里待着,马士英他打了败仗关我们屁事啊! 所以不管是胜还是败,他们都是人生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