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速打脸?天文学的说辞真没意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速打脸?天文学的说辞真没意思! (第3/4页)

设计原理都搞不懂,还怎么去帮忙项目实现呢?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让王浩一个人来做吧?

    他们知道,哪怕敲定了smes储电工程项目,王浩也是不可能参与的,因为他参与应用方向的工作,根本就是大材小用,研究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

    一个星期后,有个好消息传来。

    梁静叶确定加入王浩研究组。

    来的不只是梁静叶,还有潘东团队的很多人,因为他们组的研究被确定暂停了。

    当研究被确定暂停,研究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潘中的团队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都决定来西海加入王浩的研究组。

    三分之一,听起来并不多,实际上已经很多了,主要还是因为异地工作。

    异地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一些中年人有家庭、孩子的牵绊,再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便是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也可能会直接拒绝掉。

    所以确定前来的,要么是年轻人,要么是一些真心追求科研,或者不被生活所牵绊的人。

    王浩对于一大群新人的带来还是很期待的。

    不管到了任何时候,研究组扩张肯定是好消息,他巴不得更多的人参与论证工作。

    smes研究组的工作步入了正轨。

    王浩的工作就相对轻松很多了,因为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等待,他只需要参加一些设计论证的小会议,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当相对清闲下来以后,王浩也关心了一下自己带的学生。

    现在他的学生只剩下四个--海伦、陈蒙檬、邱会安以及丁志强。

    四个人都在读博。

    海伦、陈蒙檬、邱会安,都已经在准备博士论文。

    丁志强主要还是参与超导材料实验室计算组的工作,同时也在纠结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

    和其他大部分数学博士不同,丁志强的主修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偏微分方程,另一个是代数几何。

    王浩都能感受到丁志强在偏微分方程上的天赋,但丁志强似乎更喜欢代数几何,他在计算组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认可,还发表了两篇代数几何方向的sci论文。

    不过几个博士学生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是海伦,她专注于湮灭理论的研究,个人已经发表过五篇sci,其中有两篇和陈蒙檬一起合作,刊登在顶级学术期刊。

    陈蒙檬自然也有两篇顶刊挂名,个人也发表了一篇量子物理方向的sci研究论文。

    现在来说,钟家庆数学奖起步的邱会安,读博表现反倒是最差的,过去两年时间,他没有发表过任何一篇论文。

    这主要还是方向问题。

    或许是受到了王浩的影响,邱会安最初选择的方向是黎曼猜想,他当然不是想要证明黎曼猜想,只是希望研究能有一点点的进展。

    后来,他放弃了。

    当放弃一项专注于近一年时间的研究,对个人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后来邱会安就专注于数论的方法论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数论问题’。

    他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上倒是有了一点小进展。

    王浩对于邱会安在数论方向的发展也是非常期待的,只不过数论是个高难度的方向,想要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天,海伦和陈蒙檬一起找到了王浩。

    陈蒙檬走进办公室,开口道,“王老师,我和海伦有点找不到方向……”

    “找不到方向?”王浩疑惑问道,“你们找不到方向?不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吗?”

    海伦和陈蒙檬一起抿抿嘴。

    她们都感觉王浩有些不靠谱,在读博的大部分时间里,两人都是自己做研究,要么就是加入到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

    但保罗菲尔琼斯很难说是老师,基本可以说是合作者,他不会针对的去讲一些东西。

    所以过去的两年时间,海伦和陈蒙檬全都是依靠努力,完成了好几个研究。

    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

    现在已经在准备博士论文,陈蒙檬就干脆和海伦一起找到了王浩,陈蒙檬翘着小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王老师,我们平时可从来不打扰你,但是博士论文确实找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