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读圣旨 (第2/2页)
中劝降,要是他失败了,再打也不迟。 山寨上其实没什么人会为关胜前来的事情而担忧。 山寨众将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官军了,大家早就明白了官军纸老虎的本质,除了装备好一无是处。 军队缺员,训练缺乏,军官腐败,朝廷拖后腿。 这样的军队根本打不了硬仗。 关胜哪怕再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的兵不行,很多计策就算成功了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阮小七带着钦差一路往山上走去。 山上的头领们接到了消息,连忙聚集在聚义厅里。 他们听说了朝廷有圣旨前来,都在讨论着,圣旨里写的会是什么。 梁山头领,官军出身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他们大部分都在说圣旨会不会是要招安的。 其他江湖出身的头领之前身份都比较低,听说皇帝有圣旨前来,也是很激动。 有一种自己出人头地了的感觉。 陆阳喊了声肃静,让众人回到自己的交椅坐下。 阮小七带着钦差上来,那钦差身上湿透,十分落魄。 众头领看着,有的已经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上来一看,坐在最上面的年轻人应该就是陆阳。 随后便将手中的圣旨捧起来:“圣旨在此,请诸位头领接旨。” 被阮小七收拾了一顿以后,他的姿态明显放低了不少。 陆阳道:“你念就是了,我们都听着。” 那太监吞吞吐吐的说道:“按礼仪,宣读圣旨的时候应该······” 话还没说完,阮小七就一巴掌扇在他的后脑勺上。 “让你念你就念,哪来这么多废话。” “是是是!” 他猛地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土匪窝里,当下便展开圣旨。 虽然字迹已经被泡散,但他为了宣读圣旨的时候不卡壳,早已经把圣旨的内容给背了下来。 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五帝凭礼乐而有封疆,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 事从顺逆,人有贤愚。 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率天下之土,无不臣服。 今有林冲等辈,啸聚山林,攻州略府,劫虏郡邑。 祸国殃民,罪大恶极。 遣招讨使关胜前来讨平,念在官军旧部不得已而从贼,若能拨乱反正,擒拿贼首,便赦其前罪,官复原职。 诏书至日,即应捆绑贼众,点齐粮草、金银、兵马、船只,交由济州官员,赴京等查。 如若不然,天兵一至,鸡犬不留。 故兹诏示,望自悉知。 宣和元年秋十月日诏示。” 宣读完毕以后聚义厅的气氛顿时就有些诡异。 梁山上的头领们确实不是每一个都是心甘情愿上梁山的,有很多是官军战败以后,为了避免被朝廷惩罚,才加入了梁山。 不过时间久了,他们受到陆阳和林冲等人的影响,每一个都对现在的朝廷状况失望透顶。 萧让又把圣旨附带的那封赦书拿了出来。 字虽然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勉强看清。 上面写的都是原属于官军将领的名字。 甚至包括了林冲杨志和鲁智深等人。 钦差十分紧张的看着众人。 却不想众人相视而笑。 林冲道:“这必是官军设下的离间之计。把我们当成他们那样会出卖兄弟为自己牟利的人了。朝中奸臣未灭,皇上依旧昏庸,现在回去干什么。再被他们害一次吗?” 鲁智深道:“朝廷要是真有诚意,那就把高俅老贼送到梁山来,看洒家不亲手活剐了他。” 阮小七抓住了钦差的肩膀:“哥哥,这厮上山乱我军心,我这就把他拉出去宰杀了。” 那太监吓得屎尿横流,连忙跪下道:“大王饶命。饶命啊!” 陆阳一抬手:“且慢,此人毕竟是皇帝的钦差,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要是杀了他,还让人觉得我们不懂规矩,先把他找个地方关起来。明天再决定如何处置。”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