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1章 申国侯对世子姜权的教诲 (第1/2页)
申国,境内。 胡国国君胡还与周乙进入申国的时候, 是申国世子姜权亲自迎接的。 其实姜权对于接受流亡的胡国国君是有些意见的。 而且姜权对于自己父亲几次败给天子后,就主动与天子修好也是非常耻辱的。 申国毕竟从申戎变成申国没多少年,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过于情绪化的大臣影响到世子姜权。 毕竟戎狄都是比较快意恩仇,充满江湖气息的。 申国学习中原文化也没有多少年,甚至不少申国人还是抵触中原文化的。 被申国侯姜羽烹杀的公子飞就是典型的代表。 因为申国虽然取得了华夏文明国的户口,但是难免还是会被中原诸侯国嘲笑。 所以就导致申国国内有一帮人不屑于融入华夏文明。 世子姜权毕竟年轻,读书也不多。 叛逆的年轻人永远是容易被情绪所支配。 做事欠考虑,不太关注局势与长远利益,最喜欢的就是无脑发泄情绪。 因为姜权的爷爷,天子的外公当年可是击败过周王室大军的,更是杀了前周天子。 所以姜权是非常崇拜自己的爷爷,认为自己的爷爷才是真英雄。 世子姜权虽然奉命接应胡国国君,但是一路上并没有给胡国国君胡还什么好脸色。 胡国国君胡还见申国世子姜权对自己很是不屑,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在他逃亡的这几日,周乙又给他转达了天子的一些话语。 就是天子承诺他,只要他活下去,只要他能忍辱负重,将来肯定会协助他重夺胡国。 其实胡还在得知自己的夫人宁愿以死殉国都不愿意返回郑国的时候。 胡还的内心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就是胡还已经不需要任何人的心理疏导,只要他还活着他一定要复仇。 他既然选择了流亡,那么除了自己的性命,自己什么都可以不在乎。 什么国君的尊严,国君的脸面。 而且胡还在这几日逃亡的日子里,也在向跟随他的将士们灌输一个思想。 他们现在唯一需要的是活下去,其余的都不重要。 此时的晋国国君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九州最有权势的诸侯国君主。 但是晋国侯姬仇当年被自己叔叔逼的流亡的时候, 也是到处被人嘲笑,被人欺辱,被人看不起。 但是晋国侯当年都选择了忍了下来,最终才会有机会重新夺回晋国。 所以胡国国君也用这个激励着跟随自己的士兵。 而且胡国国君还听取了天子让周乙转达的建议。 如果途中有士兵想自己选择到一些诸侯国谋生,胡国国君也绝不阻拦。 因为胡国国君胡还也理解,流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尽早将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剔除出去,在日后会慢慢腐蚀整体的将士们。 如果在遇到什么大的困难,那将士们怕是瞬间作鸟兽散了。 因为胡国国君的仁义与包容,让选择追随他的将士更加感动。 不少士族甚至发誓愿意成为胡国国君的死士。 这个时代的誓言可不是随意可以发的,对士族而言更是如此。 这是士族们的一种精神信仰。 胡国国君胡还在申国世子姜权的接应下,顺利到达了申国都城外。 但是按照正常礼节来说,申国既然接受了流亡的胡国国君。 那么申国侯应该设宴款待一下胡国国君胡还。 但是胡国国君都没有被允许进入申国都城,而是让他们临时宿营在了申国都城外的郊区。 而且申国还派了一支精锐部队在不远处,看住了胡国国君带来的两千人。 其实胡国国君胡还知道,自己来到申国也就只能寄希望于申国侯能履行与天子约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