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 开始 (第2/2页)
脑海中就生出了不少的想法,不过仔细想想,又有些不对,因为作为科考的题目,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其中必定还有深意。 陈肖并不着急思考,而是又看了策问和诗赋的题目。 诗赋的题目是以家国天下这四个字作诗,题材规格不限,对于陈肖来说,难度几乎没有。 策问的题目,倒是有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策问的题目,主要的含义是探讨忠孝两个字的重要性,谁更加重要。 题目的内容是,川禹之地的读书人,参加科考,获得了功名,皇帝欢喜,赏赐读书人各种优待,但是,那些读书人,却因为一些利益,而与朝廷做对,这是不忠。 但是,与朝廷作对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家祖传的房屋瓦舍,以及农耕良田,甚至还有自家的祖坟。 问,这些读书人,到底是善的,还是不善的? 策问的问题,一直都是根据实际事件来探讨,陈肖对于这个题目,也是略有耳闻,那就是川禹之地的人工河事件,期间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人工河事件,出现了大量的读书人与朝廷作对,甚至还有胆敢公然造反的人。 不过这并不是全部,那些造反的人,自然是不用探讨,直接就是死罪。 但是,有些读书人与朝廷作对,却并不是造反,而是真的为了保护自家的祖宅祖坟。 其中陈肖所知道的,最出名的一个就是,开挖人工河的时候,路线需要穿过一户读书人家的坟地,结果就在开挖人工河的不久前,那户读书人家的坟地里,才刚刚下葬了病死的双亲。 因为才刚下葬没多久,就遇到了挖河,所以必须要迁坟,但是人家尸骨未寒,死活都不愿意,于是就爆发了冲突。 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个读书人与官兵争斗,不小心死在了官兵手里,祖坟也被官兵蛮横的挖开了,导致了冲突的更加剧烈,甚至引起了其他读书人的造反。 这就是典型的忠孝之争! 一方面是国家的利益,一方面是要尽孝道,二者出现了分歧,最后读书人选择了尽孝道,而这么做,就等同于不忠于皇帝。 因为读书人能有今天,全凭是皇帝对读书人的优待,若是没有皇帝的优待,可能他们家连饭都吃不饱,根本不可能还有钱买坟地。 这个问题,现在被搬到了科考的试卷上来,算是非常考验人的题目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个题目还真难啊,不过,这个题目,事实上,早就有了答案,就要如何说了。” 陈肖仔细的审查了这个策问的题目,心中当时就有了决断,不过如何措辞,还需要字斟句酌。 陈肖不着急,考试的时间有三天三夜呢,陈肖先是把墨义贴经的题目,仔仔细细的打了一遍草稿,仔细回忆发现无误之后,才填写到了试卷上。 然后又写了一首表达家国天下的诗,呃,不对,是搬了一首表达家国天下的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大诗人陆游的诗,现在被陈肖搬过来了,并且陈肖也只是搬了这么一首,不像会试的时候,足足写了三首诗。 之后陈肖先写的不是策问的答案,而是经义的答案。空白贴纸的斗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