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 大炮的由来 (第2/2页)
的美景全部消失了,甚至连绵延万里的山脉,都分成了好几段的山体,形成了新的山脉。” “如果还是后人还是按照圣人游志之中的描述,认为白云山,就是圣人看到的样子,那后人亲自看到白云山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圣人是在骗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古人著作,虽然有用,但是不能从始至终的贯彻到底,而是应该根据实事,作出相对应的改变。” “所以,微臣才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陈肖从来不觉得读书无用,只是觉得盲目的学习,那才是无用的。 古代的书籍,的确是名人甚至是圣人著作,但是并不代表就真的能够万世可用。 圣人写书的时候,只是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背景写的,后世的人,环境背景换掉了,如何能够完全使用以前的知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尽信书不如无书?嗯,不错,陈肖,你说的不错。” “尽信书不如无书,朕身为皇帝,所知天下事,皆是从百官的奏折之中而来,但是那些奏折,里面的内容,具体是真是假,朕并不确定,这才有了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巡查天下的规矩,就是为了要亲眼见证一下这个天下。” “你年纪轻轻,经历的事情不多,却能有这样的见底,着实不容易,难怪你能有圣人之资。” 皇帝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开始不是很赞同,但是在陈肖解释了之后,尤其是那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瞬间选择了赞同。 皇帝早就有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想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奏折之中而来,现在陈肖的想法,跟皇帝不谋而合,皇帝当然会觉得正确了。 “皇上谬赞了,皇上,眼下关于孟安之事,咱们应该如何处置?” 皇帝夸奖陈肖,陈肖谦虚了一下,然后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孟安的身上。 虽然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孟安是死定了,但是八国文人,以及三大书院即将前来唐国京城举办群英会,这还是需要说道说道的。 “呵呵,有此等神器在,区区文人压力,何足挂齿?不过三大书院来我唐国举办群英会,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让他们觉得咱们唐国怠慢了。” “太子,群英会之事,就让你全权负责吧,在京城之中,选好地点,派遣军队负责看守,千万不能出差错,这一次的群英会,既不能让那些人得逞,也不能丢了我唐国的颜面。” 提到孟安的事情,皇帝呵呵一笑,伸手微微抚摸着大炮的炮身,然后把群英会的事情,交给了太子李长平来主持,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 李长平脸上大喜,主持群英会,这种大事落在他的头上,这摆明了是要给太子提升名声啊,这种好事,可千万不能办砸了。 而且,有了陈肖的大炮,群英会这种级别的盛会,那可是能够彰显唐国国力的最好时刻。 “嗯,就这样吧,孟安之事,已成定局,不用再议,你们可以回去了,对了陈肖,抓紧时间制造大炮,最近一段时间,你也不用忙别的事情了,朕特许你无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来上朝。” 既然孟安的事情,已经确定了,那皇帝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让这些大佬们跟在身边了,而是选择了遣散。wap. 不过,临走前,皇帝还特别叮嘱了陈肖,最近要特别抓紧制作大炮,显然,皇帝对大炮的事情,极度的上心。空白贴纸的斗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