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意 外 (第1/2页)
“嗯,还行,只是还有不少缺点,还需要进行改进。” 可惜,陈肖对这杆半自动步枪,却并不是很满意。 陈肖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缺点。 第一,枪身的不稳定性,陈肖发现,如果快速的不断的扣动扳机,所产生的震动性,会让枪管发生轻微的变形。 陈肖知道,这是因为射速太快,枪管因为长时间受到高温,金属发生了软化,然后在震动下,出现的变形。 这种情况,在很多枪械上,都会出现,但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那种射速极快的全自动枪械,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接连不断的发射海量的子弹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比如著名的加特林,为什么一般的加特林,只能开火几分钟,甚至有一些加特林,连几分钟都坚持不了?就是因为加特林的射速过快,能够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射出上千发的子弹,枪身的金属受不了了。 可是,陈肖现在的枪械,可不是那种枪械啊,而且还是半自动的,射速上限已经被限制死了,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唯一的解释,就是制造枪身所用的金属质量,极其的不过关。 第二点,是卡壳问题。 卡壳问题,一般都是子弹跟枪械管道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 枪械是一种非常精密的道具,枪管本身的所有数据,都是固定的,但是子弹却并不一样。 陈肖这里的子弹,不说全部由手工打造,但也基本上差不多。 手工打造,加上这里又没有超级精密的车床,所以子弹的大小,会有一些细微的误差。 这些误差,肉眼可能不一定分辨的出来,但是枪管却能分辨的出来。 有些子弹的弹壳过粗,会导致自动脱壳的时候,卡在墙里出不来。 弹壳出不来,那后面的子弹,自然无法实现自动上膛,自然就会形成卡壳现象。 因此,子弹的精密度,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那就是哑弹的问题。 子弹的设计,是使用枪械上的撞针,撞击相对薄弱的弹壳尾部,产生火星,点燃子弹内的火药,然后在封闭且狭小的弹壳内,引爆所有的火药,形成巨大的冲击力,把前方的子弹头冲击出去。 但是,枪械的撞针的撞击力度,是有上限的,如果撞针的力度,没有能够击穿子弹的尾部,自然无法引爆弹壳内的火药,那子弹无法成功发射,就会形成哑弹。 哑弹的出现,跟卡壳很类似,都要进行手动去除,同样会很浪费时间。 而且,因为还是手工制作,弹壳的尾部的厚度,也同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就是连发问题。 自动步枪的连发原理,是借用了子弹火药引爆之后所产生的气体,借用这种气体,将枪体内的活塞向后推进,把撞针往后推,形成脱壳,重新自动装弹,以及加上板机处于扣动状态,撞针还会在前一发子弹的气体消失之后,再一次的撞上新的子弹的尾部,然后形成新的射击。 因此,除了第一发子弹是手动的之外,后面的都是自动的。 但是,陈肖的这个火枪,连发的最大上限是三发,有时候还不一定是三发,就是因为子弹的火药量不一致,产生的气体有强有弱,加上枪身内部,还没有做到完全的封闭,导致了部分气体泄漏,使得无法做到真正的全自动连发。 这一点,也是需要解决的。 不过总的来说,能够在这种时代,没有精密的车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