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笔三国_第186章 诸葛瑾说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诸葛瑾说弟 (第1/2页)

    第二天天色发亮,周瑜早早就来到行营,往中军大帐的帅位上坐下,帐中还安排了两队刀斧手以作震慑,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大威猛的汉子。

    因为昨天周瑜已经有言在先,因此东吴的文武官员都不敢怠慢,全都在三通鼓结束之前按时赶到。

    副都督程普却自恃资格够老,年岁也比周瑜要大,因此对他并不服气,借口身体不适没有到来,只是派了自己的长子程咨代为应卯。

    周瑜对此心知肚明,却佯作不知,朗声对着众人说道:“王法无情,诸君各司其职,不可懈怠。方今曹操弄权,更比董卓残暴,将天子囚禁于许昌,屯大军在我江东边境。吾奉主公之命,征讨曹军,请诸君努力向前,与我同心。大军到处,不得扰民,功过赏罚,绝不徇私!”

    一番话说完,当场开始调兵遣将,命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带领麾下战船立即出发,前往三江口建立水寨。

    命蒋钦、周泰为第二军;凌统、潘璋为第三军;太史慈、吕蒙为第四军;陆逊、董袭为第五军。

    再委任吕范和朱治为四方巡警使,专门巡查和督促江东六郡的军队,大军分水陆两路即日出发,务必在限期内赶到前线集合。

    命令传达下去,将领们纷纷返回驻地,迅速整顿自己麾下的部队和船只、兵器等,有条不紊地开始出发。

    程咨一直在冷眼旁观周瑜所作所为,回去后如实告诉父亲,周瑜年纪虽轻,但是调兵遣将却极有章法,显得十分老练。

    程普颇感惊讶:“本以为周瑜年幼懦弱,不足为将,现在看来,此人却是个真正的将才,不由得我不服也!”

    于是再也不敢倚老卖老,亲自去行营向周瑜告罪,一场内讧危机也就此消散于无形之中。

    时间来到第二天,周瑜将诸葛瑾请到了行营中,对他说道:“令弟诸葛亮有王佐之才,何必屈身于区区刘备?他既然来了江东,还请先生费上一番唇舌,说服他弃刘备而事东吴,如此则主公多了一名良臣辅佐,先生兄弟也可以日日相见,岂不美哉?”

    诸葛瑾是个老实人,当即点点头:“自从来到江东,吾未建寸功,既然都督有令,怎敢不用心效力?”

    他倒也不拖泥带水,辞别了周瑜之后便上马直奔诸葛亮所住的馆驿,兄弟俩见面后絮絮叨叨聊了一会,诸葛瑾便说出了来意:“弟可知伯夷、叔齐?”

    诸葛亮闻言一愣,这是两位古之先贤,读书人谁不知道?

    商朝末期,孤竹国的国君孤竹君将王位传于第二子叔齐,但是叔齐认为自己是次子,王位应该让长子伯夷来继承才对。

    谁知伯夷遵从父王遗命,也不肯接受王位,两兄弟因此都放弃了王位。

    后来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两兄弟发誓不吃任何周朝的粮食,因此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两位秉承着宁愿饿死也要恪守底线的原则,因此被后人称为贤者。

    诸葛亮听见哥哥突然说起这样的古事,一时间吃不准他的意思,于是含糊回了一句:“弟自然知道,伯夷、叔齐皆是古之圣贤也。”

    诸葛瑾点点头:“伯夷、叔齐虽然饿死于首阳山下,但兄弟二人却始终在一处。我与你一母同胞,如今却各事其主,以至于不能朝夕相聚,比起伯夷和叔齐来,岂不惭愧?”

    诸葛亮恍然大悟,兄长原来是为东吴做说客来了,于是摇摇头回道:“兄长所言,乃是为了亲情。而弟所坚守的,则是一个‘义’字。小弟与兄长皆是汉臣,而刘皇叔乃是汉室贵胄,不如兄长离开东吴,与弟一起效力于刘皇叔,则既不愧为汉臣,你我骨肉又能相聚,岂不是情义两全之策?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诸葛瑾顿时语塞,心里暗暗苦笑:“怎么弄了半天,反倒变成他来招揽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