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章 半路见蔡琰 (第1/2页)
四十万曹军日夜行军,很快就过了洛阳,向西一直出了华山脚下的潼关,离长安已经不远。 曹操在马上遥遥望见前方有一簇树林,长得极其茂盛,于是问身边的侍卫道:“此何处也?” 侍卫回答道:“此地名为蓝田,远处林木之间,乃是蔡邕的庄园。如今由其女蔡琰,与她丈夫董祀在此居住。” 蔡邕健在之时,与曹操的关系一向不错,他有个女儿名叫蔡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嫁给河东人卫仲道为妻。 后来因董卓作乱,南匈奴乘机叛乱,匈奴左贤王将蔡文姬掳走去了北方,她还因此在北地生了两个儿子,并创作了长歌《胡笳十八拍》。 当这首长曲传入中原之后,被曹操听见,想起好友蔡邕一生没有子嗣,唯一的女儿还被掳到了北方,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前去北地赎回蔡琰。 匈奴左贤王因为害怕曹操的强大势力,二话不说就将蔡文姬放了回来,随后她就在曹操的主持下,嫁给了董祀为妻。 因为有这一段缘由,既然已经来到蓝田,曹操便想要去看看故人之女。 于是命令大军继续前行,他自己则带了上百名侍卫,来到了蔡邕的庄前。 当时董祀因为在外面出仕为官,所以不曾在家,蔡文姬听说曹操来到,急忙命人大开中门,亲自出来迎接恩人。 随后她带着曹操来到客堂,请他上座之后,规规矩矩地见过礼,然后就起身侍立在曹操身边。 曹操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堂屋四周,看见墙壁上挂着一幅拓印的碑文图轴,于是起身走了过去,问蔡琰道:“此文从何而来?” 蔡琰当即回道:“此乃曹娥之碑也。昔日和帝之时,上虞有一名巫者,名曹旰,能起舞迎神。五月五日,因在舟中酒醉而舞,不小心坠江而死。他女儿年方十四,绕着父亲淹死的江水痛哭了七昼夜,随后跳入江中。五日之后,女儿的尸体竟然背着父亲的尸首一起浮上了江面,然后被百姓葬在江边。上虞县令度尚,将事情上奏朝廷,女儿因此被封为孝女。度尚就让书法大家邯郸淳写了一篇文章,并刻在石碑上以作纪念。当时邯郸潡年方十三岁,领命之后当即文不加点地一挥而就,然后石碑就被竖立在孝女墓旁,当时人人称奇。妾身父亲听说之后,特意前去观看,当时已经日暮西沉,视线不清,父亲就以手抚摸碑文而读之,然后取笔又写了八个大字在碑后。后人又将此八字也镌刻在了石碑上,这幅挂轴就是由此而来。” 曹操听完之后暗暗称奇,抬头仔细观看那八个大字,见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他读了半天不解其意,于是问蔡琰:“汝可知此八字何意?” 蔡琰也是摇头:“虽然是先父遗笔,但妾实在不解其意。” 曹操又回头看向跟随而来的几名谋士:“汝等能解答否?” 谋士们人人摇头,都表示不知何意。 这时突然有一人站出来说道:“某已知其意。” 曹操转头看去,原来是主簿杨修,于是他摇了摇头说道:“卿且勿言,容我再思。” 然后也不再在蔡邕的庄子里停留,带着一群人向蔡琰告辞后便出门上马离去,一直往前行了三四里地的样子,曹操忽然展颜一笑,终于猜到了那八个字的意思。 他转头对跟在身后的杨修说道:“孤已知其意,卿不妨试言之。” 杨修点点头:“此乃是一句隐语,‘黄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