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万安溪高人 (第2/2页)
坐在草屋中闲聊,并取出极具特色的柏子茶和松花菜来款待。 期间隐士说道:“通往秃龙洞的小路上多有毒蛇和毒蝎出没,又有柳花飘入溪泉之内,因此水不可饮。必须要掘地取水,才可饮用。” 诸葛亮点点头,想起山神说的“薤叶芸香”,于是又开口向隐士求取。 隐士摆摆手:“不过是些野草罢了,尽管随意取用。只要口中含有此草叶,自然不受瘴气之毒。” 诸葛亮连连感谢,又问隐士姓名,对方笑着回道:“我乃是孟获之兄孟节是也。” 诸葛亮愕然,隐士见他表情惊异,于是开口解释道:“丞相休疑,且容我说来:某父母共生三子,长子便是老夫,次子孟获,最小者孟优。我三人从小父母双亡,二弟生来好勇斗狠,不服王化,某屡次劝他都不肯听,无奈之下只能更名改姓,隐居于此。今二弟造反,劳动丞相深入此不毛之地,吾深感羞愧,还请丞相恕罪。” 诸葛亮听完叹了一声,道:“如今我才算信了盗跖、下惠之事,想不到今也有之。” 他口中的盗跖和下惠,指的是一对亲兄弟。 前者名柳下跖,乃是横行天下的大匪,“盗亦有道”就是他的名句,因此也被称为盗贼的祖师爷。 而下惠指的是鼎鼎大名的柳下惠,是个品德出众的君子。 所以诸葛亮才会有感而发,用盗跖和柳下惠来比喻孟获兄弟。 诸葛亮感叹完后,又对孟节说道:“吾欲申奏天子,封汝为王,汝可愿意?” 孟节果断摇头:“我正是为了躲避功名才隐居于此,又岂会再有贪图富贵之念?” 诸葛亮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说,感叹一番之后,又拿出许多金银想要赏赐给他,却也都被拒绝,最后只能拱手告别离去。 回到军营之后,诸葛亮就下令全军掘地取水,任何人不能饮用野外之水。 谁知一直挖下去二十余丈深,却就是看不见有水出现。 这样一连掘了十多处,都没能挖出水来,士兵顿时就慌了起来。 这样一支大军人饮马喝,每天消耗的清水可不是小数目,如今一旦停水,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亮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在夜里偷偷焚香祭天,祷告道:“臣亮不才,仰承大汉之福,受命平蛮。今途中乏水,军马枯渴。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于此处!” 说来也怪,当他祭告完毕之后的第二天,那十几处土井之中,竟然真的清水满满! 大军由此补充了足够的饮用水,于是诸葛亮再度下令开拔,从小路上一直行进到秃龙洞前方不远处才重新驻扎。 有巡哨的蛮骑慌忙将情况报了回去,对孟获说道:“蜀军竟然不受瘴气影响,随军又携带有大量清水,四处毒泉都没能派上用处。” 旁边的朵思大王闻言不信,亲自和孟获一起来到高处遥望,果然见远处好大一座蜀军的营寨,里面有士兵来往不绝,甚至能见到火头军正用大桶来回运送清水,用来饮马做饭。 朵思见了这等情形,忍不住大惊失色,对孟获说道:“竟能不受瘴气和泉水之毒,诸葛亮带来的莫非是一支神兵?”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