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 江边祭亡魂 (第2/2页)
,江面上更是波涛汹涌,望之令人心惊。 他无奈之下,只能招来当地土人询问,土人回道:“自从丞相领军经过之后,泸江便会在夜里发出鬼哭神嚎之声,从黄昏时分直到天色破晓,哭声不绝。而且晚上江面还会有瘴雾弥漫,里面似乎有无数阴鬼聚集,从此再无人敢渡江而过。”wap. 诸葛亮闻言叹息一声:“只怕真的是我造下的罪愆,此前马岱带领蜀兵渡河,有许多士兵被毒死在江中,再加上多场大战,杀死的蛮人都被抛尸在江中,才会使得怨鬼作乱,吾今晚当亲自前往祭祀。” 土人说道:“想要祭祀,便应当遵照旧例,取四十九颗人头为祭礼,则怨鬼自散。” 诸葛亮摇头:“怨鬼本就是人死之后形成,岂可为了祭鬼再杀活人?此事我自有主意。” 他随后便传令,命火头军杀牛宰马,并和了许多白面,捏成人头形状,在里面塞上牛羊的肉,以此代替人头,称之为“馒头”。 当天夜里,诸葛亮就在泸江岸边,设置了香案,铺展上祭品,并点燃了四十九盏油灯,竖起招魂幡,然后将特制的馒头排列在香案前。 到了三更时分,诸葛亮头戴金冠,身披鹤氅,亲自来到香案前举行祭祀仪式,并让主簿董厥诵读此前写好的祭文: 维大汉建兴三年秋九月一日,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诸葛亮,谨陈祭仪,享于故殁王事蜀中将校及南人亡者阴魂曰:我大汉皇帝,威胜五霸,明继三王......我奉王命,问罪遐荒......但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何期汝等偶失兵机,缘落奸计:或为流矢所中,魂掩泉台;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莫作他乡之鬼,徒为异域之魂。我当奏之天子,使汝等各家尽沾恩露,年给衣粮,月赐廪禄......至于本境土神,南方亡鬼,血食有常,凭依不远......聊表丹诚,敬陈祭祀。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一片祭文写得洋洋洒洒,开篇宣扬大汉国威,并表明自己是受了王命而来,以此震慑鬼魂。 然后又肯定了战死的将士们的功勋,称之为豪杰英雄。 最后祈祷所有亡魂都能魂归故里,并说自己会奏明皇帝,使战死者的子女都能衣食无忧等等。 董厥抑扬顿挫地将祭文念完,诸葛亮随即放声大哭,哭声凄惨而真切,身边将士们想到那些战死的同胞好友,忍不住也都黯然泪下。 哭声似乎也惊动了阴魂,只见泸江水面上一片愁云惨雾,隐隐有数千鬼魂,在风中若隐若现。 诸葛亮哭完之后,命士兵将所有祭奠之物全部抛进江中,随后狂风四起,江面上的云雾被迅速吹散,鬼魂们也都随风而散。 次日一早,诸葛亮带着大军来到泸江岸边,只见江面上云收雾散,一片风平浪静,显然昨夜的祭祀已经起了作用。 于是蜀军安然渡江而过,再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大军很快来到永昌,诸葛亮留下王伉、吕凯等人继续镇守四郡,并让一直送别到此的孟获等人不必再送,临走前又仔细向他叮嘱了一遍,让他要勤政爱民,重视农务。 孟获一一记下,随即拜别而去。 大军在永昌休整数日之后,继续北上回师,过了长江之后沿沱江一路北还,终于回到成都。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