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 为贵族服务 (第2/2页)
的目的——立法! 庆忌随后道:“寡人以为,适才太宰与太仆所言,皆有道理。” “所谓军功爵制,是指根据军功而赏赐爵位、田宅、食邑的爵禄制度,与世卿世禄制有所不同!” “是故,如此丰厚的奖赏,也应当有相应的惩罚制度。” “其一,军中实行连坐之法,五人编为一伍,若战时一人逃跑,其余四人皆有罪。只能通过斩杀敌人一颗首级,方能免除刑罚!” “其二,战亡伍人,及伍人战死不得其尸,同伍尽夺其功,无功者,戍三岁,得其尸,罪皆赦!” “其三,陷队之士,面十八人。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 “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不能死之,千人环,规谏,黥鼼于城下!” “……” 一听这话,群臣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庆忌这是在给普通的庶民画大饼! 对于一般的士卒而言,惩罚制度有三条。 如果一个伍的人有阵亡的或者同伍的没有抢回同袍的尸首,一个伍的战功全部被剥夺相抵消。 要是战死了同袍还没有获得战功,则直接判处戍边三年。 在攻城战争中,还会在城的四面分别派出称为陷阵之士的敢死队。 要是敢死队没有获得首级战功就要斩首,一支敢死队伍获得五个以上首级,活下来的每个人赐爵位一级。 如果贪生怕死,后退了,整支队伍都要在千人的围观之下,在城下接受刺面、割鼻的羞辱性惩罚! 在这样的严酷标准下,普通士兵虽然凭借拼死作战可以完成一级或者二三级这种爵位,但要凭借战阵杀敌获得十级以上的爵位几乎很难。 这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打开了吴国黎庶从奴隶、平民到贵族的上升通道,一个普通人因为战功成为一级“公士”希望还是蛮大的。 但是要因战功成为顶级的“彻侯”希望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普通的黎庶想凭借军功来成为上层的贵族几乎不可能。 历史上,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国统一天下,史书中也仅有区区数人获得最高等级的“彻侯”,比如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毒、王翦等。 他们非富即贵,有从一级公士斩首升级升上来的吗? 到了东汉明帝时期,甚至直接规定第八级别公乘以上的爵位不可赐给老百姓。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高级爵位大多赐给那些有军功在身的王室宗亲,平民出身的将领根本没可能进入当时的上层社会。 并且士兵可以按照个人功劳计算,而将领都要按照集体功劳计算,这又大大的减少了将领们的军功! “大王英明!” 群臣立马山呼道。 他们基本上都搞清楚庆忌所推行的这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本质—— 士兵想要获得军功,免受惩罚,只能在战场上奋力杀敌。 而在这种的条件下,想在战斗中己方毫无损伤的斩杀士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普通士兵的晋升之路十分困难,军爵制总体来说还是为贵族服务! 从这一点上来说,以申息、被离、狐庸等人为首的老世族大臣,没必要阻止庆忌推行这种军功爵位制。迷惘的小羊羔的重生之吴霸春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