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想造反? (第2/2页)
它种植的田地,再加上田间管理上包括施肥浇水拔草还有打顶等等,我们做到位了,这些都是番薯能高产的关键。” 语罢林冉发布任务:“回去后,你们每人写一篇文章上来,题目不固定,可是如何提高番薯产量,可以是番薯适合种植的土地等等,你们自己想,七天后交上来。” 字数林冉没有要求,若是有用的建议只寥寥几句她也能接受。 若是长篇大论都是没有用的,她会暴躁。 不过,屯田司的学子们还挺自觉地,每次一让他们交作业都是两大张纸,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西北这边秋收火热进行中,其他地县和西北也差不多。 不过有一个头疼的事情,“大人,那些难民流连城外,咱们的赈灾粮食...不多了。” “秋收......” “秋税还得十一月底完成。” 完成后还得统计,还得算出来上交户部的银钱税粮,留够明年的备用粮食,再均出来给那些难民...... 短时间还可以,时间长了,他们县衙可挨不住。 城外的难民,足有几千上万个。 因着难民多了,城外各村里上报的遇上匪徒的事件都多了。 安庆县县令听着县丞如是说,想了想,把新南府那边的信拿出来给县丞看:“你瞧瞧,新南府那边是什么意思?” 县丞快速看了信,有些不可思议道:“徐大人,是让难民都往新南府去?” 安庆县县令:“正是。” 县丞:“下官记得,朝中有传言,可将十万难民引进新三府,如今新南府又来信主动接收这些难民......难道是......想造反?” 安庆县县令:“......给徐总缇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 他和徐总缇曾是同窗,徐总缇聪明会来事,但是觉得没有胆子造反。 县丞道:“您别忘了,如今领着西北军的是谁?” “你是说周家?”安庆县县令一惊,面色有些发白,想了许久才道:“不可能的,周家是忠臣、直臣,不可能。” 两人大眼对小眼,对新南府那边的用意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大人,是新南府主动来信要接收的,咱们县衙也养不起这么些人,不若,就将难民引到那边去吧。” 有人愿意接收,对他们县衙来说是好事。 至于,新南府那边引进了难民,能不能养活就不是他们该担心的了。 而林冉这边,也给丰帝上了个折子,言明因新南府要修缮下水道服徭役,我西北屯田司无人可用,所以要招收各地的难民来开荒挖渠种作物。 并不是要找人造反。 丰帝看着林冉的报告折子,反复看了两遍,“这西北,年初的时候才说要让十万人去挖渠种地吧,如今又要人?” 说实在话,丰帝是不担心的,鹰眼的人不说遍布西北,也是在时刻监察着,一切都好,没有异动。 翰林院大学士徐大人低头敛眉道:“陛下,不若遣个人去西北巡察......”西葫芦是南瓜派的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