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时代阵痛 (第3/4页)
器,赚钱养家属于情理之中,可有家不回,就有些不正常了。 所以安苏决定,回家一趟,看看到底是啥情况。 自从被派到国外,安苏这是第三次回家,他的爱人在当地一所中学任校长,儿子在西北农科大环境工程专业读研,家里似乎没啥需要她惦记的事情。 安苏前两次回家,基本程序是陪陪爱人,亲近亲近儿子,再抓时间去燕京看看父亲。 她的父亲,就是温晓宇的二爷爷。 这次她拿出主要时间慰问员工家属,她拿着地址单子,打了台车,一家一家登门拜访那些家员工家属。 秋天的韩中,天气渐凉,树木凋敝,韩江铁厂家属区也显得有些破败。 十几名员工多数住在这个家属区,或者说铁厂多数员工住在这个小区。 安苏刚刚从李宝根家出来。 李宝根是位经验丰富的老钳工,五十四、五的年纪,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李卫国已经结婚,而且有了两个孩子,二儿子李卫民据说也有了对象,等着买房娶媳妇。 铁厂家属楼是建厂那会儿建的筒子楼,李宝根的老婆,老大家四口和二儿子李卫民就挤在不到60平的房子里。 李宝根的老婆刘翠芬跟安苏说:“让他回来干啥?二小子拿他爸的工资买了辆摩托,在外边跑出租呢,现在都不回家住。我现在就是给老大家当保姆。” “李卫民在干啥?”李卫民也在铁厂上班,也曾是安苏手下的员工。 “厂里实行分段责任制,他和一帮人承包了制氧站。 今天去厂里结算费用了。 据说厂里要拿水泥顶氧气钱,看情况我们家老大是要赔上了。 顶账水泥白送人都没人要,这不是胡搞么!” 从李宝根家出来,安苏又去了吴存光家。 吴存光是位出钢工,今年26了,还没结婚,他在家里排老末,上边俩哥一个姐姐。 吴存光的哥哥、姐姐都结婚了,他的二哥上半年才成的家。 吴存光的父亲去世了,活着的时候是厂里的电工,几年前检修设备触电工亡了,厂子里当年给了5000元的抚慰金,再给吴存光安排了正式工。 安苏到吴存光家的时候,吴存光的二嫂说婆婆在楼下住。 安苏回到楼下,在筒子楼前搭建的棚子里见到了吴存光的母亲刘桂琴。 老太太60多了,衣衫污秽、头发蓬乱。 安苏把吴存光捎来的800元钱交给老太太,老人家反应有些迟钝,安苏解释半天,她才明白这钱是老儿子给他的。 她颤巍巍从破布衫里拿出个包裹,再翻出一张存折,一边给安苏看,一边说:“他姑啊,幺娃子的钱我都给他攒着,二娃找我讨要,我一分没给。 这是幺娃挣的,得攒着给幺娃说个婆娘。” 当年吴老汉工亡的时候,安苏见过刘桂琴,没成想现在是这个样子,整个人像乞丐一样。 安苏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握着老太太的手说:“老姐姐,小吴在外边有我照顾,这钱你该花就花,可不能亏了身子。 你住在这儿可不行,眼看天就冷下来了,咱得住到房子里去。” 刘桂琴推辞说:“楼上没我的地方,哎...我是作孽啊,生了四个崽儿。 老汉死给的抚慰金,我给老大娶了婆娘,二娃结婚就只能把房子给他。 剩个幺娃打光棍,等给他娶了媳妇,我找个没人的地方吊上就行了” 安苏坚决地说:“不行,你不能在这儿住,万一有个好歹该怎么办?这事儿我得管。” 安苏拉扯着刘桂琴就往外走,刘桂琴说道:“二娃结婚时候说好了,我到外边住,我在这儿挺好的。 不能跟媳妇闹,我这岁数了,死哪儿都行。” 安苏急眼了:“咱不找他们闹,咱去租房!你必须听我的,这钱厂子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