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断尾求生 (第1/3页)
1997年,和陈立东打交道的人中,谁最凄惨? 第一当属孔一麟。一个不注意被东华谋夺了赛洋的股份,且无处诉苦。 第二个,算是李昊,被诱导着搞SMT流水线设计,请人、出图,花掉了手里的积蓄,轮到给另一位“东子”打工,拿到二百多块工钱,坚持过了年。 李昊的样子,吓得李秋颖喊出了“神经病”,这句“神经病”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说李昊精神不正常,跟人交流有问题;另一个意思,是指神经病似的“流浪汉”,从这句话您就能想象李昊的狼狈样。 第三个惨人是吴佳丽。 不过,她的惨跟陈立东没有直接关系,坑她的是她弟弟,更准确地说是:股市。 老股民可能记得96、97年的大牛市,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半。 这一年半可不是一直涨,中间有两次暴烈洗盘。 12月初,吴佳丽和陈立东分开后,就去找总厂领导汇报,打听自己承包的厂子是否能够进行资产出售。 燕无这个时候还顶着“燕京市困难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两个帽子。 市里的意见是,对燕无进行整体改制,要求在原有资产基础上,吸收其它社会法人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 但这个计划流产了,由于历史债务沉重,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庞大,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总厂只能划小核算单位,把车间、甚至科室改成分厂、分公司,推向市场。 总厂与分厂、分公司签订经营承包协议书,各分厂、分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到了96年的年底,总厂领导下定决心,准备采取新的办法改制。 什么办法?他们搞出了厚厚的上百页的改制方案。 但是,把方案中那些高大上的话去掉后,内行人一听就明白。 燕无总厂就是想分家另过: 爹娘带着身强力壮的一波儿子,占了最好的宅子和生产工具。 老弱病残的全部甩出去,自生自灭,美其名曰“增强职工的经营意识。” 总厂一班人,懂经营、会管理,将是主持新公司的主力。要把优良资产拿走,剩下鸡头鱼刺、看不上眼的留给老弱病残。 美其名曰:“把优良资产剥离出来,吸引其他法人投资,组建新的集团公司。” 新组建的公司不再保留燕无的名字,而是叫燕京伊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获得市里批准,总厂领导说,这是“壮士断腕,新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进行企业组织和人事制度改革”。 新公司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将实行“公开招聘”的方式,包括总经理都要“通过答辩、考察等程序择优上岗,落聘的管理人员自动免职”。 对厂里的员工也是“择优上岗”,总厂领导准备号召全体员工继续发扬“团结奋斗、自力更生”的建厂精神,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服从分配。 那些年龄偏大、技术单一、文化略低的老职工怎么办? 总厂领导慷慨地说:新公司将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还会发动关联单位、利用各种关系寻找加工任务,利用剩余资产和原有的仪器、设备,承揽“吃铁末”(机加工)、外加工(组装)的业务。 而吴佳丽的元件厂,就在“外加工”之列。 厂领导正准备找吴佳丽做工作,让她带个头,领着一波人先分家另过,吴佳丽自己就撞了过来。 给吴佳丽谈话的是总厂工会主席周芳华,周芳华比吴佳丽大两岁。 老大姐先回忆了姐俩当年一起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搞技术攻关的事情。 那年厂里开发一款6410型收音机,是两波段三级便携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