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二百四十八章 多点触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多点触控 (第2/4页)

这些情况。

    张兵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启动复工这家铁厂,需要安排哪些建设项目,增加哪些设备,使用什么工艺,生产什么产品等等。

    陈佳宁负责考察投资环境,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城市管理,甚至还要与原铁厂的负责人谈心谈话。

    市商务局和金山县都安排了专人,陪在考察团这些人的身边。

    张鹏已经吹过风,这是大金主,谁也不能出一点闪失,出了问题马上停职查办。

    威楚市委主要领导南宫岳还在燕京开会,张鹏已经向他汇报了陈佳宁所说的西南基地的概念,听到这个消息,南宫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回来。

    张鹏提醒他先去一趟蓝市,见一见陈立东,找正主商洽一番。

    东华和嘉佳之所以跑到西南建基地,是受了安老和陈佳宁的姥爷吕老爷子的交待。

    现任滇省的姚华安是搞机械出身,与两位老爷子有交情,并且他在劳动部就职时,罗浩也在劳动部办公厅工作,属于姚华安的手下。

    这些关系论下来,就让陈立东上了心。

    另外,他身上还挂着一个为期10年的主线任务:

    请宿主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工业加工制造能力,推动所在国家广泛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机器生产普遍替代人工劳动,零部件生产和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产品批量生产的高效模式。

    这个主线任务有一系列考核指标,包括:宿主所在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目前为36%;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目前为31%;一二产业就业比达到1:1,目前为2.1:1。

    怎么提高城镇化率?如何改善一二产业就业比?

    当然要办工厂、招员工。

    进入新世纪,华夏将实行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的战略,陈立东准备搭顺风车,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完成主线任务。

    尽管任务期限长达10年,可是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锣密鼓,抓紧打基础。有滇省姚华安站台,东华和嘉佳携手,在西南开分基地应该会容易些吧。

    按说,这么一件大事,应该主角亲自跑过来一趟。

    不过,现在陈立东不在国内。

    南宫岳跑到蓝市的时候,陈立东还没回来,南宫岳只见到了罗浩。罗浩带着南宫岳参观了东华钢铁、东华重工,又说了说今后的发展思路,对西南基地的说法,罗浩解释这些还只是董事长的设想,要等张兵考察后再行定夺。

    南宫岳看完东华的企业非常振奋,心说:这才叫工厂,咱家那个,只能说是作坊。只是没有见到陈立东,也只能悻悻地回了威楚。

    那么,陈立东这些日子在干啥?

    他先是跑到了塞黑共和国,打着考察投资环境的名义,在华夏驻塞黑使馆停留一天,和大使先生聊了聊对即将爆发的考斯沃战争的看法,然后以做空欧元为由去了不列颠。

    古建新已经等在不列颠那边。

    作为重生者,考斯沃战争爆发的背景他是很清楚的。

    争端发展到战争,没有正义,只有霸权。

    考斯沃之战是谁跟谁争霸呢?这里解读一下。

    1999年1月1日,欧元区正式成立,首先加入欧元区的11个国家之间将全部采用欧元计价,那些排着队想入区的也将采用欧元结算。

    这个年代,山姆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8%,欧盟占比为20%。然而,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超过50%,这是山姆国国际霸权在国际金融界的体现。

    可欧盟国家不甘心啊,据统计1998年山姆国GDP为6.8亿欧元,欧盟11国为5.6亿欧元,老三是没落的太阳国,3.8亿欧元。

    于是欧元开始发行,欧盟的经济学家乐观的估计,欧元问世后通过欧元结算的交易额将占世界贸易额的35%左右,国际投资至少有三成将采用欧元计价,从而实现于美元持平。

    这种操作,就是抢美元的风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