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用电炼铁 (第3/3页)
就有可能转向电炉炼钢。 这两年,东华一直在通过关系向高层呼吁改变华夏钢铁产业格局,增加短流程电炉钢,控制新上高炉炼铁。甚至安老爷子80岁年纪都在呼吁这件事,但是收效不大。 去年华夏总经理召开过专题会议,请各部委分析利弊,最后不了了之。 原因是啥?华夏不仅缺电还缺废钢。所以高炉还在上,电炉占比一直没有提升。 如果东华将产业结构向上调整,改为生产海绵铁,那么华夏钢铁行业孤立东华的态势就冰消瓦解了。 这就是陈立东改售海绵铁的第一个考虑。 而另一个因素是系统熔炉的产能问题。 系统熔炉升到中级后,功率达到100兆瓦,但即使如此,1小时也只能回收、出产1000吨物资,加上信标的分身功能,产能为2000吨。 现在,熔炉长期被设置在熊岛刷钢坯,信标则在尾矿库、库尔波金矿、西澳的巨岩铁矿之间循环。 在机械仆从值守下,即使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也只有4.8万吨,一年吞吐量为1752万吨。 在熔炉没有再次升级之前,这就是极限。 用熔炉出产钢坯这种低价值产品,其实是一种浪费。 就充分利用系统熔炉的产能来说,最适合吞噬稀土元素和金、铂金这种贵重金属之类的物资,然后出产稀土金属这种高价值的金属材料。 吞噬铁矿实际上最不经济。 陈立东发现:消化鹿钢尾矿库最划算,尾矿不花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消化的是含有几个到十几个点的稀土,这些稀土元素不管是兑换系统金币还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变现出来,都能收获更大的价值。 再有就是回收电子类产品。 陈立东发现熊岛那边在处置洋垃圾时,元器件、芯片之类这些电子垃圾获得的收益也相当高。 总之,靠系统熔炉创造价值,已经到了饱和程度。 要想获得更多,就得利用现实一些的手段,开创新的增长点。 从异界回归后,陈立东就在谋化一个产业:能源。 他手里有超级电池,一块顶十块那种。 还有玄武岩纤维,可以做风力发电风机的扇叶。 还有单晶硅棒,11个N的品质,目前做芯片是痴心妄想,但是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板。 所以,陈立东下一个瞄准的产业就是风电和光电,然后用超级电池储能,这样的电厂就能独立运作了。 这样一来,既能拉动风光发电产业的发展,又能改善华夏以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东华既可以卖风机、光伏组件,也可以直接建风光电厂,出售电力。 另外,在西部地区,如果电力得到保障后,还可以玩电炉炼铁。 华夏钢铁企业炼铁,九成九是高炉炼铁。 高炉炼铁,就是应用焦炭、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熔剂加入高炉内连续生产液态生铁的方法,高炉炼铁的物化原理是炉中的焦炭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去除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电炉炼铁,是用电加热,将铁矿石和还原剂加热到较低的温度后将氧化铁还原成铁,还原剂用石灰、天然气或者煤。 东华当下卖的海绵铁是使用系统熔炉刷出来的,但是远东钢铁厂已经在改进工艺,增上设备,准备大批量生产海绵铁。 等西澳的铁矿正常生产后,也可以用电炉炼铁,向全球供应。 电炉炼铁,更适合噶尔穆这里。 噶尔穆属于缺煤、少电的地区,但是有天然气和非常优越的风能、太阳能。 所以,噶尔穆这里最适合的钢铁冶炼工艺是:电炉炼铁 电炉炼钢。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