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外求生 (第3/3页)
要去地图上准备开矿的地方,距离这个营地大概5公里,估计要越过眼前这座山。 从便携式测高仪,陈立东知道,营地的位置已经有3800米,比最初下车的位置高1000米,到那个山顶的话可能要到4500米。 直线距离5公里,可能要走个来回。 在几个机械仆从的保护下,宿主陈立东开始埋头爬坡。 山坡并不陡峭,大概15到20度的样子。 沿着流淌向水塘的细流,一步一步迈进,不急不徐,只要向前,总能到达。 陈立东脚下,是一条河道,河道的东侧是一个叫做哈达尔干哈达的小山。 图上标注着河的名字,巴音格勒河。 一路走来,只能看到砾石、细沙以及偶尔出现的水洼,径流没见到,估计是这个季节水量不大,山里的融水只能渗入地下。 如果有条河,水质没大碍的话,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就好办了。 水、电、路、气、讯,这是建设工业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水包括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电包括强电和弱点;路要满足材料和产品运输;气包括天然气和蒸汽;讯就是通讯。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需求,但是这几样属于基本的要求。 西联钢铁选址在这一带,真的就是一穷二白,啥也没有。 也许几年、十几年后,这里会修通公路、铁路,供水供电和通讯的管线设施都会架设过来。 可陈立东不能等。 他既然有非凡的手段,就要先行一步。 看着脚下的石头,已经呈现铁黑色,间或亮金色夹在其中,应该是磁铁矿和黄铁矿。 查了一下测高仪,海拔3934.97,这还是在河道里,两边的汕头可能还要高上百米。 依旧看不到河流,但是脚下的砂石似乎含有较高的水分。 温度也有些低,按照郑昌亮的说法,这个地方可能还是冻土。 陈立东皱眉,4000米的海拔,一般人在这里劳动怕是吃不消。 不过陈立东的打算是用机械仆从开矿。 肯德可克铁矿准确的说是铁及多金属矿。 矿区内共有铁矿体53条,其中磁铁矿体41个,硫铁矿体10个,铁硫矿体2个,铁的品位从27%到45%不等,平均品位35%,预计铁的储量8000万吨。. 基特的意见是这里不具备开采的条件,与其在这里浪费金钱和时间,不如加大对巨岩矿业的投入。 其他巨岩小队成员也持有同样的意见,一番说辞差点就让陈立东打了退堂鼓。 可是华夏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在即,在这个地方建一处钢铁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别人不行,不等于东华不行。 别人反对,但是作为系统之主还是要坚持。 陈立东迈开脚步,继续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了亮色。 是河,是一道道河。 确切地说,眼前是一大片谷底,四周的山上有溪流流淌下来,汇聚成一洼一洼的水塘。 忽然水塘边有东西动起来,那是野驴。 发现有人过来后,几只饮水的野驴抬头看过来,然后撒开四蹄,向远处跑去。 陈立东看着野驴趟起的烟尘,心里忽然敞亮起来,这里不是死地,而是孕育着生机。 祖宗们选择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繁衍,可能挑了个地狱模式的副本,却培养了华夏人吃苦耐劳的基因。 在族人面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战天斗地,一直是先辈们骨子里尊崇的品格,陈立东不知道另一世这里有没有得到开发,但是这一世注定不会平静。 远处的野驴也一样,绝对不会成为珍稀动物,成为人类的伙伴才是繁衍种族的最好办法。 想到这里,陈立东停住脚步,敞开嗓子向着远处的雪山嘶吼:“昆仑......我来啦!”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