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项目扶贫 (第2/3页)
保护费,干不过他们的,就只能破财消灾。 打得过的呢?明面上他躲着你,但是会偷偷下黑手,比如赶一群羊堵路,弄个老头来碰瓷,反正不让你消停。 别的工地好些,在韩江航道改造工程上马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清理河道,河道内的违法建筑、开荒土地严重制约了施工进程,有的工段机械开进去也啃不动,老百姓围上来就要钱,青苗费、毁林费,各种名目的损失。 青苗费就是赔偿河坝里开荒地的损失,那些开荒地本就堵塞了河道,已经违规,按理当罚,可是人家就敢站出来要钱,不给钱躺在履带上,看你敢动不敢动。 那么什么叫毁林费? 河坝里,柳树、槐树都有,本就是树根长到那里滋生出来,或者柳絮落下自然发芽。 可是这些人就说是他种的,要想清淤,先把青苗费付了再说。 有的县工作到位,纠偏治违宣传的到位,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 有的县就那么看着,顶多派乡镇里的某干事过来,和和稀泥。 这样没道理的钱是绝对不能给的,给了就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可是僵持下去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施工机械和队伍拉过去,每天要付工钱和台班费。 总之,那些乡镇干部连同百姓,会把你折腾得欲仙欲死。 对这种情况,陈立东的意见是:“国企组建联防队可以,我们不行,出了事情怎么也解释不清。 这样,我们给地方支持力度大的县捐车,捐十台八台桑塔纳用来做警车,警车派出所可以用、地方联防队也可以用。 我们捐车主要目的就是融洽干群关系,养自己的打手不如用正规军。 工地可以聘保安,但是值守范围不能脱离工地。 对那些偷盗者必须制止,不过要注意分寸,不要激化与地方、与群众的矛盾。” 陈立民插嘴说:“有些县,那些挑事的都跟县局有关系,我们捐车也不见得管用。倒不如给那些干部送钱,钱到位啥都能给你平了。” 陈立东赶紧打住:“瞎说,那不成了行贿了吗。” 陈立民怼了一句:“干工程的有几个不搞的。” 陈立东摆了摆手说:“我不开这个口子,你们谁也不要搞这些事情。 年节打点我没意见,但是金额不能超过限度。 其实吧,这种情况都是一个‘穷’字闹的。 我听吴家辉说,鹏城那边好多干部都在参与经商办企业,有个说法是让干部先富起来。 但不是收受礼金贿赂,而是鼓励干部创业经商,他说那边的一个街道办事员都开上了宝马。 当然,这种事情早晚会规范,想发财就不能当官。 不扯那些了。反正我分析,秦省那些乱的地方,肯定是财力不足、人心涣散、谁也管不了谁的状况。 县里领导想干事,也使唤不动人。 你们想,如果我这个老板整天讲大道理,你们家里饭都吃不上,任谁也不会跟着我干吧。 那些乡镇干部大概也是如此,工资都拿不足,当然不会尽职尽责的处理问题。 解决这些就得从根子上想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当地老百姓找点出路,给地方政府贡献的财力。 所以吧,得需要安姨您出动一下。” 安苏笑着说:“这里怎么还有我的事?” 陈立东说:“当然啦。您是秦省韩江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跟省里领导也熟悉。 我建议您大张旗鼓的去考察一下韩江沿线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那些问题较多的贫困县区,帮他们找一找适合的产业,我们再对着项目进行投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