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情反转 (第2/2页)
学丰离开后,陈立东给周文亮打了个电话:“文亮,你把那份稿子报上去吧,跟对方谈崩了。” 周文亮那边立刻兴奋起来:“前后两稿,报哪个?” 陈立东说:“你看着报吧,附着我给你的图片,发个加急。让大领导们着着急!” “好。”周文亮开始重新整理校对稿件,然后联系邮局安排发送快件。 周文亮不仅是东华监事会的监事,他还有另外一个闲职:华新社特约记者。 几年前在鹿城,周文亮曾经报道过蓟市一带进口洋垃圾的问题,那一次让他进入了华新社某位编辑的视线。 后来就稀土问题,周文亮去南方做过一次暗访,写了一篇《治热治乱--规范华夏稀土工业的思考》,华新社的记者选用稿件时,与他取得了联系。 再后来,跟着陈立东去鹿城那次,华新社的人也在暗访鹿城的稀土乱象,提醒牧民们氟中毒就是华新社几位记者的功劳,结果引起了上.访事件。 再牧民上.访期间,华新社几位记者想去尾矿库采访,没想到尾矿库的值班人员非常“尽职尽责”,双方差点打起来。 几位记者没法儿,就给周文亮打了电话,他们以为周文亮会向陈立东报告,然后陈立东会有可能组团去考察尾矿库。 没想到,“亮哥”艺高人胆大,结果被联防队抓了起来,还挨了一顿毒打。 那几位记者也听说了周文亮的事情,回京后将有关情况报给责编,后来他们总觉着不好意思,便跑到蓝市跟周文亮解释了一下,从那之后,周文亮就成了华新社的特约记者。 所谓特约记者,跟“线人”差不多,不给开工资,但是会给稿费。 周文亮本就是记者出身,能让自己的稿件“上达天听”绝对是一件荣耀的事情,现在他在琢磨这辈子能写出多少重磅文章,让大领导在上边签字。 这次周文亮呈报了两个稿件,题目分别是:《虚与委蛇,渤海湾海上油井还在漏油》,《欺上瞒下,秦榆市黄金海岸要洗油浴》。 两篇稿子第三天就到了华新社,第五天就摆到了某位主管领导的案头。 紧跟着,魏全顺被召进大内,承受责难。 这位领导直接扔给他那两份内参:“小魏,你是不是感觉公司上了市,我们就管不了你了?这样的事你都做得出来?还有政治觉悟吗?还有天地良心吗? 你看看后边这篇评论,难道你真的想请我们夏天去洗石油浴?” 魏全顺挨了一通雷霆,还不知道啥情况。 看完后才明白,敢情东华的人又去了水底拍了图片。 这次的内参,把来龙去脉写得很清楚,也让魏全顺知道图片是怎么拍的了。 华新社特约记者周文亮在报道中说:“金丰科技公司出资,租用了远东油气的水下潜航器,近距离观察了水下井管的情况,发现海油公司所谓的‘已经妥善处置完毕’根本是欺上瞒下,从现场图片看,那处井管已经从基座彻底脱扣,井口处仍有肉眼可见的油污溢出,虽然量不大,但是这样开口溢油的情形世所罕见......” 不得不赞叹潜航器的水下照相机,在灯光下拍出来的画面清晰度非常高,图片验证了文稿中的内容。 有一张图片是从岸上拍的,镜头中是那艘水下潜航器,一看就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 魏全顺感觉有些委屈:竟然动用潜航器来对付我,讲不讲武德啊! 领导见魏全顺抬起头,便说道:“你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魏全顺支支吾吾,把事情的具体情况说了一下。 领导听完后问:“你准备怎么处理?” 魏全顺说:“我会彻查油井的情况,给您个交待。” 领导一拍桌子:“给我啥交待?我要你交待啥?你现在还不明白?人家东华把你的底牌早就看啦!你赶紧把屁股擦干净,别让事态扩散下去了。” 魏全顺应承说:“嗯,我这就回去办法把拿出井管扣上。” 大领导拍了拍桌子上的那份内参说:“你啊,也是快四十好几的人了,办事还是不全面。 实话跟你说吧,这份内参是别人专门报给我的,还在我分管的范围内。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你回去赶紧找东华,找陈立东董事长,让他们帮忙处置溢油问题,然后坐下来好好商量赔偿的问题。 另外,你刚才说的跟远东油气合作的问题,我跟你意见不一致。 我感觉东华是用这次事件做文章,促成与海油的合作。 你去接触一下,你来之前我跟安老爷子通过电话,实在不行我在让安老从中撮合,做生意吗,和气生财,和则两利。” 魏全顺从大内出来,心里五味交加,自己已经四十七了,竟然让二十七的小娃娃给耍啦。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