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亚马尔岛 (第2/2页)
ap. “还有人找你租用平台吗?”陈立东回归正题。 王宏斌想了想说:“还有两家,壳牌准备租用平台去嘉鹏,他们在那边也取得了开采权益。 南美的委瑞国家石油公司准备在马拉开波湖地区进行钻井,也联系过我。” “马什么湖?”陈立东问道。 “马拉开波湖” “咱的平台能弄到湖里去?” 王宏斌解释说:“那座湖连着海说是湖也是海湾,水深只有三十多米,大概跟渤海湾相似。 现在我们的钻井平台已经全部派了班,还闲着10座1型平台,但是委瑞国家石油公司不想订。 原因很简单,2型平台抽成高,他们宁可等着2型的台班,也不打算用1型。” 按照陈立东当初安排的模式,租用这些钻采平台,对方并不交租金,而是按照30刀/吨的生产价格跟远东油气进行结算,然后由对方负责将开采出来的油气卖出去。 所以1型也好,2型也罢,跟对方没有毛的关系,但是抽成有关系,用2型比用1型多着50万刀呢。 这些好处费会打入对方开设的某个咨询公司账户里,傻瓜才选择1型。 陈立东“噢”了一声,心说这他妈算什么事?唉,还是自己太年幼无知了。 “你们看看有没有马上能投产的项目,我需要在明年2月份完成一亿吨油气当量的产能任务,即使楚克奇海上油田生产后,我估计也还有200多万吨的差距。” 王宏斌没有追问陈立东为啥要完成1亿吨油气当量的产能,这个小老板手眼通天,毛熊大BOSS接见过好几次,估计这个指标是国家的交待。 呵呵,脑补是个好东西。 他掏出笔记本,翻着自己的黑账本。 陈立东看向陈煌志,也就是楚克奇总瓢把子阿布拉。 陈煌志摇了摇头,表示自己这里没潜力挖。 这就是机械仆从的短板,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总显得缺电。 过了几分钟,王宏斌抬头说:“前段时间毛熊国家天然气公司的几位工程师来过这里,到我们的平台上呆了一段时间。 后来我跟他们见过面。他们准备在亚马尔岛附近的喀拉海上钻井勘探,亚马尔岛和喀拉海也在北极圈内,生产环境跟我们这里差不多。 我听他们提过一件事情。” 陈立东一听,估计有戏,连忙说:“说的啥?” “他们在亚马尔岛上打了几眼井,已经具备生产条件,据说产气量相当客观。 但是要生产的话,需要在岛上建设大型的LNG加工厂,据他们估算可能需要投资几十上百亿刀。 以他们现在的财力肯定不行,然后他们曾经设想,可以把油气管线接到海上,用LNG船从海上把天然气运走。 不过,那也需要建造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平台,以他们的财力也不允许。 老板,我知道咱们有一种东华3型生产平台,如果把它开到那边,也许能直接生产。” 陈立东一听,对方果然思路对转,连忙问道:“那边油气井产量如何?” 王宏斌说道:“储量非常丰富,据说年产油气当量至少2000万吨。” 陈立东一拍桌子,干! PS:最近忙孩子上大学的事情,更新不及时,也成了2K党,等过了这段再努力,向各位书友大大致歉,欢迎高东海书友,您是我的第100位粉丝。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