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章 治沙开机 (第2/2页)
人也总结他们的心得,有的说要把握5个环节,有的说“八步治沙法”。 而周金昊他们治沙的步骤非常简单,甚至算得上粗暴。 他们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平整沙漠。 第二步,建设路网。 第三步,胶水拌合。 与其它沙漠一样,毛乌素沙漠靠近驼城的这一片沙漠一样一样起起伏伏,所以需要先把沙丘推平。 推平沙地,全部用机械作业,理论上用不了多长时间。 但这些沙地,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前还有生产活动。 其中有被沙子吞掉的道路,枯死的杨树,还有挺立在风沙中的民居圈舍,以及找不好位置的坟茔。 遇到这些,是保留还是清除,就费了很大功夫。 有人说,那些尚有一口气的树木要保留。 还有人提议,坚硬的路基也尽量利用起来。 最麻烦的就是坟茔,无主的好说,有主的,就要请政府出面,然后出一笔搬迁费,将骸骨迁出去。 不过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周金昊他们谁的意见也不听,直接来个我的地盘我做主: 树挖掉,路挖空,凡是碍手的,全不留。 这些工作已经搞定。 两万亩地块,大体13平方公里。 路网规划为四横三纵。 随道路一起建设的还有绿化带、供水管、排水明渠等设施;地块周边,是宽达30米的防风带。 防风带用草方格固沙,边缘正在栽植紫穗槐。 路网圈起来的就是耕地,准确的说是沙漠变耕地。 十几台大型机械开到平整过的沙地,治沙机的耙齿将大概30厘米厚的沙子卷起来送入搅拌仓。 然后,耙走沙子的地方被铺上一层土工布。 这时,搅拌仓内喷淋系统启动。 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磷肥、钾肥、有机肥、以及调整酸碱度的其它化学物质的水注入搅拌仓。 沙土和肥水搅拌后,经过一条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打匀块粒,最后从出料口喷到土工布上,再被压平,沙土保水粘合的工序就完成了。 接下来直接播种! 按照任学强的计划,在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牧草。 大豆是喜水又耐旱的植物,幼苗期耐旱能力比较强,开花、结痂期需要充足的水量。 牧草也选择了一批耐旱品种,包括紫花苜蓿、黑麦草。 种植大豆使用的是由周金昊专门研制的大豆播种机。 前边是牵引用的履带式拖拉机,动力同样使用超级电池。 拖带着一架40行的重型大豆播种机,宽度达到16米,开沟、起垄、下种、点肥、压实一气呵成。 它的播种速度是每小时200亩。 两万亩地块,扣除道路、林带和其它基础设施占地,实际播种面积只有15000亩。 如果全部种大豆,用这台播种机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不考虑设备折旧,成本只是两名员工工资和电费而已,这就是机械化农场控制成本的关键。 这些工序说起来简单,但改造沙漠的实际消耗可大了去了。 修路、引电、通水,栽防风林,相当于在地里撒钱 还有被用作“保水粘合剂的”羧甲基纤维素,每吨市场价是8000到10000元。 每亩沙漠需要添加200公斤,这就1600元。 不过周金昊咨询了三优碱业的工程师后发现,这种纤维素的工艺并不复杂。 主要原料是火碱和棉花。 棉花是用来提取植物纤维素,而植物纤维素也能用稻草和木材提供。. 稻草真是好东西,它又有了新的用途。 这么一来,就有了降低成本的空间了。 怎么弄呢? 当然是在滨海县投资建厂、用当地的稻草,由三优提供火碱,自己生产羧甲基纤维素。 这就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路径。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