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第3/3页)
租了一个乌篷船,夜游秦淮河,站在河道中央,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丝毫不掩饰心中的豪情,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可范小刀却是愁眉苦展。 若只是游侠儿,来这座六朝帝都,千年古城,心境或许有些不同。如今身为公门中人,根本无暇关注眼前的秦淮夜色。 范小刀有些羡慕起他们来。 范小刀漫无目的在城内游逛,在朱雀街尽头,一座荒废的府邸,引起了他的注意。门上布满了蛛丝,朱漆大门已年久失修,翻起了皴纹,正门之上的匾额,不知被谁人摘去。 范小刀觉得奇怪,在金陵城这种寸土寸金之地,怎么还有这等荒废的古宅?他问路过的一个挑着面担的老伯,“这是哪里?” 那老者闻言,看了一眼荒宅,“别问,问也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 “为何?” 老者道:“晦气,闹鬼呢!”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开。 闹鬼? 这反而激起了范小刀好奇之心,把白日里的诸多烦恼抛之脑后,看到左右无人,翻墙而入。 这座府邸极大,占地数十亩,只是荒废了许久,院内杂草丛生,到处都是蛛丝网,显然很久没有人来过。 应该是以前某些豪门大户的府邸。 院的石阶之上,长满了黑苔,有些湿滑。夜色虽明,在这种氛围下,依然透着一种恐惧的氛围。 范小刀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定睛一看,吓了一跳,刚才没有注意,竟是一架白骨,经过多年风吹雨打,早已不成形状。 他四下观望,不由寒毛倒立,这座院中,像这种白骨,竟随处可见! 而那些黑色苔藓,若没有猜错,应是血染石块,经年累月,让苔藓也都变了颜色。当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自然不信怪力乱神之说,仗着艺高人胆大,将惊鸿剑擎在手中,缓缓向内走去。来到一处祠堂宗庙,大门紧闭,略一用力,祠堂的大门轰然倒下,碎为粉齑,可见,这里已许久没来过人,连门都已风化了。 祠堂破旧不堪,似乎遇到过一场大火,墙壁斑驳,烧成了黑色,又经年风吹雨打,满地都是断瓦残垣,正殿的墙壁早已坍塌。 然而,最引入注目的便是,院子两侧林立着的十六块石碑。 范小刀仗胆来到石碑前,石碑似乎被无数人拓过,上面的字残缺不全,这也是常有之事。 那些拓碑文之人,再拓之后,留下拓片,往往会将原碑文敲掉几个残缺,如此一来,自己的拓片便是独版,能在市上卖个好价钱。 院内十六块石碑,有十五块上都刻有碑文,仅有一块,空无一字。 借助月色,范小刀辨认石碑上的文字,不看不打紧,这一看,让范小刀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十五座石碑上,记载的竟是十五套剑法! 一阵风吹过。 一块牌匾掉落在地上。 范小刀走过去,低头看去,只见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江南武库!” 范小刀当即明白了,这座宅邸的主人。 正是当年叱咤一时的天下第一大家族,金陵李家。而这些石碑,正是有江南武库之称的李家剑林。 二百年前,金陵李家是天下第一武林世家,为了招徕人才,李家将家族中十五套剑法的剑谱,刻成石碑,令天下武者观瞻,所以在江湖上有了江南武库的称号。 习剑之人,不至李家,不算出师。 最鼎盛之时,更有天下剑道出金陵之说。 后来,李家弃武从商,李家剑林也不再对外开放,再往后,天地真元稀薄,这些剑法虽然高明,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修行,加之老一代武林高手死去,李家剑林的声名,逐渐没落下来。 在江南的一些书铺,若是逛得频繁,也偶能看到李家剑林的碑文,却是当做书法艺术品去品鉴,而不再是江湖绝学。也有些收藏家,存了不少版本剑林拓文。 不过,二十年前,李家被抄家之后,人人避而远之,巴不得与李家脱离干系,这些碑文,绝大多数都被付诸一炬。 惊鸿剑,似乎对此地生出感应,发出一声龙吟。 范小刀低头一看,不知何时,惊鸿剑的剑簧已被叩下,剑身弹出了半尺有余,范小刀拔出长剑,月色之下,剑身上微光泛起,纹理之中,似乎有真元流动。 这把剑,受赠于李知行。 当年李家的三少爷。 如今落到了自己手中,回到故居,竟能有所感应。 这时,远处角落之中,传来了一声叹息。三观犹在的我当捕快那些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