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3章 勇毅侯 (第1/2页)
想到一大家子还在盛京边缘租院子,韦海阳眼神一闪。 “当是愿的。” “那韦大人和意卿到冯大人那里上书。” 韦海阳巴不得呢,两人很快到了冯大人的书房外。 “叩叩叩。” “进。” 冯大人的声音传来,韦海阳推开了门,两人走了进去。 见是两人,冯大人还以为是水泥作坊有事了,连忙问道:“何事?” “下官两人有事上书冯大人。” 李意卿把奏折和图纸递给冯大人,冯大人下意识接过。 没一会儿,冯大人站了起来,风风火火道:“这是你俩写的奏折?本官这就递牌子进宫。” 不怪冯大人急促,李意卿和韦海阳两人琢磨的堤堰奏折看着就可行,再说水泥有多结实,大家都见到了,特别是在工部的冯大人。 早在殿试的时候,提到青州经年水患,李意卿就想到了水泥,这会儿眼见水泥的事稳定下来,就抓紧时机把这件事提了,不然很快便又到了梅雨季。 当然,要想修葺很大的堤堰,没个五年以上别想了,只能先修葺简易的堤堰还有河道。 冯大人进宫没多久,户部尚书还有几位内阁大臣便被召到宣政殿了,甚至连韦海阳都被传召了。 反倒是一开始上书的李意卿没被传召,多少是事不关己了。 等大臣们都走了,张居翰诧异道:“陛下,这事还是李大人上书的,怎生?” 正德帝轻声道:“李爱卿确是个有大才的能臣,可惜资历太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盛京有朕给他兜底,出了盛京可就说不准了,这修葺堤堰之事,不便掺和。” 往年赈灾,河堤修葺拨银,灾银到了地方剩多少,贪官有多少。 奉旨巡视的钦差大臣,便是有他这个帝王派的暗卫跟着保护,也不是没出过事的。 对正德帝来说,青州水患可以不治理,但是大兴不能没有李意卿。 一个过目不忘,几岁之时便让父亲制出碾谷机的奇才。 是的,正德帝多明智的人,李长江是什么人,下面的人早就查清楚了,从方方面面来看,李家的事都有李意卿的痕迹。 何况李意卿进京后,正德帝便派人暗地里跟着了,想到近些时日,那被他封为九品的农官的李长江似乎又开始忙活了,正德帝眼神幽深。 没几日朝廷下了圣旨,韦海阳和营造司几个匠人到青州修葺堤堰及河道问题,当然不可能就营造司几人完成,当地还会徭役调人修葺的。 李意卿听了,也只是安静坐了会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现在还没权势到能左右国家大事。 “大人,已是下值的时辰,不若先回府吧。” 林东也不知少爷怎么一早上心情不是很好,但还是出言提醒。 半路,冯大人碰到李意卿。 “李大人,也下值啊。” 李意卿点头,脸上泛起温和的笑容,轻声道:“冯大人。” “李大人,咱们工部多亏有你啊,你这才来没多久,我们工部立了好几次功了。” 这六部不知道别的部怎么想,反正户部那钱狐狸可是眼馋李大人得紧。 欲言又止地看着冯大人。 把冯大人看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